《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解讀:前提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同時還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負傷、致殘或者死亡。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等類似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解讀:“工作時間前后”是指非工作時間內,具體講是開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時間,譬如上班時間為9點到12點然后又14點到1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職工提前在8點30分到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時間到18點半等等,均可以認定為“工作時間前后”,但是有一點則特別重要,其目的必須是從事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為啟動機器做準備工作,或者關閉機器后收拾與工作有關的機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解讀:“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必須同時具備,并且必須是在履行本職工作,這里受到的傷害是“非工作原因”,是來自本單位或者外界的“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職工履行工作職責的時候蓄意對職工進行打擊報復,對其人身進行直接攻擊,致使職工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等。
(四)患職業病的。
解讀:即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解讀:“因工外出期間”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臨時外出辦理業務等,同時必須是在發生事故時正在履行工作職責,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時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解讀:“上下班途中”指從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區域之間的必經路途,必要時間所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對于探親訪友時遇到的人身傷害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還應該增加關于非法駕駛的問題,這種問題一般駕駛二輪摩托車居多,對于非法駕駛(無證駕駛的)的,達到交通肇事程度的,不予認定工傷。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解讀:這是一條法律上的兜底條款規定,由于工傷事故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不僅需要專門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范性強制性規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規做出相應調整,對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也應當納入本條例調整的工傷范疇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01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怎么舉證
2021-01-10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