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陳某成功申請到潮州某銀行的貸記卡。陳某與銀行在對信用額度、還本付息、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具體約定后,于2010年1月24日開始持卡透支額度消費,后又陸續付還銀行部分透支款。截至2015年1月29日,陳某累欠潮州某銀行透支本息人民幣238980.46元和透支本息美元361.46元。
透支事實發生后,潮州某銀行多次通過電話或上門方式向陳某催收透支款項,但陳某均以各種理由拖欠。2015年4月17日,潮州某銀行向潮州市湘橋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陳某償還上述債務。訴訟期間,陳某死亡,潮州某銀行遂依法申請追加陳某的兒子小陳等繼承人作為本案的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并要求被告小陳等繼承人償還陳某生前所欠債務。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還查明,陳某生前在市區有一處房產,現由其兒子小陳等繼承人共同居住。
潮州市湘橋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向潮州某銀行申請貸記卡的行為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潮州某銀行依約發放貸記卡給陳某使用,并約定信用額度,陳某消費后沒有按期歸還潮州某銀行透支款本金及應計利息,其行為屬不履行義務,應負本案糾紛的民事責任。因陳某已死亡,小陳等又是其法定繼承人,因此,法院判令被告小陳等繼承人應在其繼承陳某遺產的價值范圍內對陳某結欠原告潮州某銀行透支本息人民幣238980.46元和透支本息美元361.46元承擔清償責任。
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項。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法官提醒:“父債子還”雖有法律依據,但僅限于子女繼承父母遺產的范圍之內。如果繼承的債務大于繼承的財產價值,對于超出繼承遺產的債務,子女就可以不償還;當然,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他就不用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店面拆遷租賃人收到告知書該如何應對
2021-03-23城市拆遷原地安置補償比例
2021-02-22大棚被拆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