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公證的內容
一、什么是繼承權公證
繼承權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該公民有繼承死者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權利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繼承有兩種形式,一是法定繼承,另一是遺囑繼承。
二、繼承權公證的時效
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接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本案中,王-雷作為遺囑執行人宣讀遺囑時,吳-海不在場,吳-海對吳先生的遺贈內容不知情。當吳-海知道遺贈財產的情況后,當即作出接受意思表示。而吳-攀以父親已去世超過兩個月,吳-海沒有表示就相當于喪失接受遺贈的權利,是對法律的誤解。所以,吳-海沒有超過接受遺贈的時效,他有權利接受遺贈。
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根據遺囑或依法定繼承繼承被繼承人的房屋時,要辦理繼承權公證。但生活中,繼承人基于各種考慮特別是房屋為被繼承人與其它共有時,會怠于辦理繼承權公證。那么繼承權公證是否有期限的限制?
我國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形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它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按照上述規定,如果繼承人沒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就可辦理繼承權的公證。無論是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
但接受遺贈則不同,繼承法第25條規定,遺贈人應在知道受遺贈后2個月內,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遺贈。遺贈人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知道遺贈2個月內辦理公證。
三、申辦繼承權公證的流程
當事人申辦繼承權公證時,應向戶籍所在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的公證處提出申請,如果涉及到不動產的繼承;則應到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辦。
申請時應提供下列證明材料:
(一)繼承人的身份證明。如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
(二)申請繼承的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明、銀行存折等。
(三)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該證明應由被繼承人死亡時的醫院或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如果繼承人已死亡,也應出具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四)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和有無依靠被繼承人生活的人的證明。如繼承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社會關系證明等。
(五)繼承人如果委托親友或機構代理申請公證時,就應向公證處出具委托書。委托書一般應經公證處公證;來自國外的委托書還必須經所在國公證人公證和我國駐該國領事館認證。
公證處受理了當事人的申請后,需向當事人詢問有關繼承的具體情況,查明如下幾個問題:
(一)被繼承人的姓名(包括別名)、性別、出生日期、生前住址、死亡地點及時間等。
(二)遺產的種類、范圍、數量等。
(三)遺產是屬夫妻共有財產,或是與其他人共有的財產等。
(四)被繼承人生前的親屬關系;包括被繼承入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情況,以及是否有依靠被繼承人生活的無其他生活來源的人。
(五)法定繼承人中有無已死亡的。如果有死亡的,還應查明該法定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的情況。(六)被繼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遺囑。
(七)被繼承人生前是否有債權、債務。
(八)繼承人中是否有放棄繼承權的情況。放棄繼承權的表示應是書面的。
公證處經過審查當事人提供的有關材料、詢問當事人、外出調查訪問之后,如果認為符合規定的,即可出具繼承權公證書。
繼承權公證是指繼承人向公證處進行申請,證明其對被繼承人的遺產擁有繼承資格的真實性、合法性。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