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權生效的時間是如何的
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開始的時間因情形的不同,有不同的規定:
1、根據《繼承法》第2條的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被繼承人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2、如果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并且不能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果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正確認定繼承開始的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1)它是遺囑和遺贈生效的時間。
(2)它是確定被繼承人遺產實際內容的時間。
(3)它是分割遺產和放棄繼承權效力應溯及到的時間。
(4)它是法律上的期待繼承權轉化為現實繼承權的時間。
(5)它是確定繼承人范圍的時間。
(6)它是20年最長權利保護期的起算時間,因繼承發生的民事糾紛,從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繼承開始的原因應該是被繼承人死亡,所以,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該即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與繼承相關的人。如果有繼承人出于個人恩怨或侵吞遺產的目的故意不通知其他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可能會引發吊唁權之類的爭議,不排除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可能。另外,在有繼承權的各方未達成處理一致或未經法院判決前,相關持有遺產的人應該妥善保管遺產。其他繼承人也應盡快了解遺產情況。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遺產應由一定的人加以保管,保管人可能是繼承人,也可能是非繼承人;保管遺產支出的費用應當從遺產中扣除或者由繼承人支付;對于享有合法的繼承權但無法參加繼承的人,應保留其應繼承的份額,并為其確定遺產保管人或保管單位。
二、進行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些
繼承開始后,為避免爭議,應盡快就相關遺產繼承問題進行協商,無法自行協商的,可以找街道、村委會、其他親屬進行協調,也可以找律師進行咨詢分析并聽取相應建議。如協商一致,應盡快達成書面分割意見確認;形成一致后,動產可直接分割,不動產、存款等需要辦理過戶的財產,應及時辦理繼承公證后過戶;如確實分歧較大,無法協商,建議盡快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判決。實踐中,有些人協商不成也不起訴,就有可能造成時效超過,權利得不到保護,或者雖然沒有超過時效,但相關遺產滅失或狀態發生變化,給繼承遺產造成認定難、分割難等障礙。
繼承開始的原因應該是被繼承人死亡,但繼承的生效不是一定的,我們在繼承遺囑的時候應該要提前了解清楚,不懂的也可以咨詢相關的律師,律師都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他們能夠更準確的幫助到你,找律師可以上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交通事故法醫鑒定應注意什么
2021-02-10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