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銀行存款隱匿及調查問題
1、瞞天過海,隱匿存款事實,或隱匿存款賬戶
常見方式:將平時積蓄或工資卡上的資金取出,另存于其他銀行帳戶中。離婚時,將所剩寥寥無幾的工資卡交至法院質證,并聲稱其余錢款已用于家庭生活開支。
處理對策: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六家部門才有權利查詢銀行儲蓄,當事人以及律師都無權查詢銀行存款。因此,對于隱匿存款的解決,相對較為復雜,難度也較大。一般而言,夫妻在平時生活時,應注意收集對方取款的憑條,注意掌握對方儲蓄的信息,特別對于開戶銀行以及資金賬號。從法院審判實踐來看,如果:
(1)在知道一方開戶行和賬號的前提下,申請法院查詢,一般不會存在問題。
(2)僅知道開戶行,不知道賬號,查詢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法院是否接受申請以及查詢力度不能保證,如果法院不配合,只得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3)即不知道銀行賬號又不知道開戶行,法院無法調查。
2、偷梁換柱,將自己名下的存款取出,然后人間蒸發
常見方式:在另一方已知有存款并且知道相關儲蓄信息的情況下,擅自將存款以現金取出,(以銀行轉賬方式取會留有流向痕跡),口頭上聲稱該款已用于生活日常開支,實際另存銀行或以他人名義另存銀行。
處理對策:離婚案件,法院一般是不受理調查案外第三人存款賬戶的申請的,在一方聲稱取的錢全部用于生活開支進行辯駁時,可考慮:
第一、存款取出的時間,時間長短決定了消耗數額,以及取款的動機。
第二、存款取出的數額,巨額的存款不會在短時間內消耗殆盡。
第三、一方平時正常的生活開支及相關證據,用于反駁和抗辯。
第四、其他相關事實以及證據的收集整理。例如,近期家庭開支情況以及另一方資金流金情況。
一般而言,法院處理財產,是以現實存在而不是理論存在的數額為準。不能證明現存財產額度,只從理論上推斷財產數目是很難得到法院支持的。比如,有些當事人說:“他一個月一萬多塊錢工資,平時最多花三千,每月還余有七千,二年下來,還應該剩有至少十萬多”;再如:“他工資雖然一個月只有二千塊,但單位有年終效益獎,可能有十幾萬,至少也有幾萬”。這些猜測推測的論據,法院是很難支持的。但是,法院也不會輕易相信一方存款“消耗完畢”的說法,對于“合理”資金流向解釋,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大。但如果一大筆錢款,短時間內“丟失”了、“吃光、喝光”了,“賭博輸掉”了,法院采信的可能性是不會太大的。
(二)常見股市資金轉移問題及防范
常見方式: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人們炒股的熱情會持續走高,資金投入股市現象十分普遍,因此,股市資金轉移隱匿,也是常見問題。比如:
1、隱匿炒股信息。不透露給另一方炒股的股東代碼或資金號,或證券公司。
2、將股市內的股票拋售后,套取現金,取出后轉移、隱匿。
由于必須借助由銀行開戶炒股,因此,股票資金轉移隱匿與銀行存款的轉移隱匿有相通之處,在于不再贅述。但提醒當事人的是,股市信息的查詢較銀行存款相對寬松,一般情況下,只要憑法院調查令即可到相關證券管理、經營機構查詢,因此,隱匿得呈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只要打出資金對賬單,便可看出一方資金數額流量。
公司、企業股份轉移隱匿的方式及對策
相當一部分當事人家里有一家甚至幾家公司、企業。在離婚時,對于這些公司、企業財產份額的分割,也是離婚談判以及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的焦點。因為公司、企業股東名冊在工商登記處可以查詢,隱匿財產的手段僅限于以他人名義入股,自己作隱名股東。而對于公司、企業的財產分割,主要問題在于公司財務不規范或“兩本賬”帶來賬目不實的問題,即便是由法院進行資產審計,往往的結果也是“價值高、評估低”。由于公司企業財產處理較為復雜,由于篇幅所限,這里不再細述。
其他家庭動產的轉移隱匿問題及對策
常見方式:調虎離山,轉移夫妻共有財產。因為處于“冷戰”或“交火”期,面臨離婚困擾的雙方很難象正常夫妻一樣在家里相處。因此,有30%以上的夫妻一方選擇了分居,即使由于條件限制仍在一室“留守”,但“家”的概念也只是一個“旅館”,或成為了一個發泄憤怒的地方。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序,一方會趁另一方不備時,將家里值錢的東西,諸如冰箱、電視等大件消費品轉移到“娘家”或他處,或矢口否認有某些共有財產。
處理對策:第一、注意收集和保管家具、電器的購買發票;第二、如果預感另一方可能存在轉移隱匿的可能,請二位朋友到家里,用攝像機將家電拍攝后,請朋友作證詞,在家庭財產清單上簽字。第三、發現家電被轉移后,立即報警,加強法院采信力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