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同風險應該怎么控制
一、合同簽訂前的法律風險控制
1、設立簽約主體資格調查制度
我國法律規定,經營活動的主體應當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營業執照》,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可分為法人、非法人經濟組織和自然人。但主體資格不同其承擔債務的方式也不相同,企業法人是以其注冊資本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自然人、私營企業和個人經濟組織的出資人需要承擔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此外,國家對有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對經營的禁止性規定,對某些行業的從業資格也做了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如果企業違反此規定,或與沒有資格的主體簽訂此類合同,合同不但無效,還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2、建立簽約主體資信調查制度
企業要調查合作方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
3、完善授權代理制度
對企業職工簽訂合同授權的管理是防范合同風險的重中之重。由于企業不可能將所有的合同簽訂都集中于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往往是預先給銷售人員蓋有企業公章的空白介紹信或者蓋有企業公章的格式合同,以方便其簽訂合同。這其實就是企業的一種授權行為,但是法律風險常常會出現在這里。由于授權不規范就會產生無權代理或表見代理行為,此方面應有法律人士把關。
4、建立企業印章管理制度
企業印章應由企業專人保管,嚴格按規定使用。在企業合同上,就算沒有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人的簽字,只要蓋上了行政公章或者合同專用章,該合同對該企業就有了法律約束力。若企業因行政公章和合同專用章管理保管不善,行為人擅自利用單位印章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占為己有構成犯罪,除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外,如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也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二、合同簽訂時的法律風險控制
企業合同的種類繁多,內容復雜,往往存在著很多陷阱。現以買賣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控制為例進行探討。
1、質量標準條款的審查
產品質量標準一般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產品質量情況明確約定質量標準,并約定質量異議提出的期限,超過質量異議期未提出書面異議即視為質量符合約定,但國家規定有質保期的除外。
2、交貨方式條款的審查
在買賣合同中應當明確約定企業交貨地點的所在地,這關系到糾紛處理時法院的管轄。此外,合同中應列明收貨方經辦人的姓名、聯系方式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收貨方不承認收貨的事實,導致訴訟舉證困難。
3、付款條款的審查
應明確約定付款的時間、金額、方式等。模棱兩可的約定會給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
三、合同履行中法律風險控制
1、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風險
我國《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因此,企業應當經常關注訴訟時效問題,對即將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事權利及時向法院起訴,或向對方主張權利,或要求對方作出書面承諾履行;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事權利,應當采取補救措施,簽訂履行協議或要求對方以書面形式承諾履行義務等。
2、超過法定期限和約定期限的法律風險
主要是指企業因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而喪失《合同法》規定的一些法定權利的行使權。《合同法》中許多法定權利的行使都有明確的期限規定,超過該期限,行使權也就喪失了。如《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行使撤銷權,超過一年則該撤銷權喪失。
3、交付時的法律風險
如果按照約定由企業送貨,必須由合同中注明的經辦人簽收貨物,或者由經對方書面授權的其他人簽收,當然,由對方在《送貨單》上加該印章最好。
企業的主體資格不同其承擔債務的方式也不相同,企業法人是以其注冊資本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自然人、私營企業和個人經濟組織的出資人需要承擔個人無限連帶責任。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強制措施如何執行
2020-11-25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購買拆遷安置房手續如何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