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庭審程序是怎么樣的
1.開庭仲裁
由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宣布開庭。隨后,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組成人員和記錄人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仲裁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仲裁庭通常按照下列順序進行開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4)宣讀勘驗筆錄、現場筆錄。(5)宣讀鑒定結論。
3.所有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并經雙方當事人質證。
證據是指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客觀事實材料,它是仲裁裁決的依據。
仲裁法第43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可以自行收集。根據這一規定,仲裁中的證據一是來源于當事人,即當事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提出證據。二是來源于仲裁庭,即在必要時,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證據。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但仲裁庭對證據的收集不能免除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如果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時,
根據仲裁法第46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采取保全措施。不論是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還是仲裁庭收集的證據,都應當在開庭時出示,并由當事人相互質證。
4.當事人進行讀者辯論仲裁法第47條規定:
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辯論。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當事人辯論是開庭審理的重要程序,也是辯論原則的重要體現。當事人進行辯論通常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申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發言;
(2)被申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發言;
(3)雙方相互辯論。開庭辯論終結前,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可以按照申請人、被申請人的順序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在仲裁程序中,仲裁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都應當按時出庭,未經仲裁庭許可不得中途退庭。否則將按照仲裁法第42條的規定,對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對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測缺席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2020年這幾類房屋不再算“違建”了,拆遷有補償了
2021-02-09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8茂名電白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0拆遷安置房過戶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