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嗎
其一,知情權。知情權,又稱知悉權或者了解權,是指信訪人在信訪活動中,了解相關制度、信訪事項處理情況、辦理結果及要求提供相關咨詢和答復的權利。
其二,回避申請權。回避申請權是為確保信訪事項辦理的公正性,而賦予信訪人申請有直接利害關系人回避的權利。當信訪工作人員與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與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時,信訪人有權提出回避申請,要求該信訪工作人員不得參與該事項處理。
其三,要求保密權。要求保密權,旨在保護信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為去除信訪人的后顧之憂,條例賦予了信訪人要求保密的權利,為信訪人如實反映情況和提供真實姓名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四,申請復查復核權。申請復查、復核權,是指信訪人對信訪事項處理結果不服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原辦理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查,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核。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
第二十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
第三十條?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三十四條?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并予以書面答復。
第三十五條?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復核機關可以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舉行聽證,經過聽證的復核意見可以依法向社會公示。聽證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信訪條例的規定,信訪人的權利包括知情權、申請回避權、要求保密權、申請復查復核權等,信訪機構要切實維護信訪群眾的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對工傷認定的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2021-03-12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什么叫現房
2021-01-06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