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的如何處理
規避執行是指負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當事人,或與案外人串通,采取表面合法的手段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轉移、隱匿財產,或者對法院執行設置障礙,制造無履行能力的假象,躲避法院強制執行。筆者認為,狹義的規避執行僅指發生在在執行程序中,由于當事人在執行程序開始前,即開始著手轉移財產,為逃避法院的強制執行做準備,廣義的規避執行應當包括在執行程序開始前轉移財產的行為。
近期在對執行案件調查中發現,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行為普遍存在,多發生在訴訟階段,其形式多樣,主要體現在:1、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將其所有的財產有償轉讓第三人;2、放棄到期債權;3、無償轉讓財產;4、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5、通過離婚析產、不依法清算等方式惡意轉移財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等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執行程序前轉移財產的行為,提出如下防范和處理意見:
1、立案和審判階段,強化當事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引導債權人及時申請財產保全,有效防止債務人在執行程序開始前轉移財產。
2、對于債務人在訴訟期間,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可以告知申請執行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撤銷權訴訟。
3、對于債務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有償轉讓財產,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告知申請執行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一款第(四)項的規定:向有管轄權人民法院提起確認轉讓無效訴訟。
4、對于通過離婚析產、不依法清算等方式惡意轉移財產規避執行的,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依法變更追加被執行人或者告知申請執行人通過訴訟程序追回被轉移的財產
以上就是律霸網為你整理的關于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的如何處理的法律知識,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在中止期間是不需要轉移財產的,這樣會損害當事人的權益,讓受償人得不到補償,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行為太過嚴重的話,很可能會違法,有疑問的話,可以去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城中村能按照補償標準來賠償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