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議的合法性;
目前,司法解釋認可了一般情況下代持協議的合法性,但是如果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則協議仍將被視作無效。
比如:公務人員違反《公務員法》等有關規定,以股權代持的形式經商的;外商為了規避外資準入政策,通過與大陸企業或個人簽訂股權代持協議,以隱名股東的身份投資法律禁止或限制類行業的。
二、條款約定不明;
目標公司的股權在未來存在多種變化的可能性,代持協議應當預見到這些可能發生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約定。
比如:代持股權的比例并非一成不變,公司未來的增資擴股將導致股權比例的稀釋,故在協議中僅約定股權比例是不恰當的;某些公司會根據融資需要搭建境外架構,通過協議控制方式,將實際利益轉移到境外的控股公司,如果代持協議沒有預見到這種情形,則實際出資人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三、實際出資人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的風險;
雖然司法解釋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效力,但是投資權益并不等同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實際出資人想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光憑一紙代持協議是不夠的。根據司法解釋,必須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向法院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四、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風險;
在一般的股權代持關系中,實際出資人在幕后,名義股東則在臺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很可能出現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情形。
比如:名義股東不向實際投資人轉交資產收益,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擅自處置股權(轉讓、質押)等等。
五、名義股東的風險;
以上幾點,均反映了實際投資人的種種風險,以此看來,似乎名義股東在雙方的法律關系中占盡主動,高枕無憂——畢竟,股權在我手中我怕誰?
但是情況并非如此,名義股東的風險有時并不比實際出資人小。比如:當實際投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時,若債權人追索,則名義股東需要在承諾的出資范圍內承擔補繳出資的義務,而不能以其不是實際投資人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六、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
當然,如果實際出資人和名義股東各司其職良好合作,以上風險也許都能避免。但是代持協議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即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
當條件成熟、實際出資人準備解除代持協議時,稅務問題就隨之而來——從外觀上看,實際出資人是從名義股東那里受讓了股權,當然需要繳稅!通常,稅務機關對于當事人辯稱因為股權代持關系,并未發生股權轉讓的說法并不認可,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繳稅。
綜上所述,股權轉讓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應該注意具有哪些風險,并且應該仔細分析協議上的條款。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