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轉讓出資后,可能出現股東名冊與公司記載之間不一致的情況,對此公司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保持股東名冊與公司登記之間的一致性。如果沒有經過登記,或者沒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則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第三人通過受讓出資等方式成為公司股東并記載于股東名冊后,如果沒有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相關登記的,不能主張該第三人的股東資格無效。
有人認為股權轉讓的生效時間應從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依據是國家工商局在《關于股權轉讓有關問題的答復》(工商企字[2000]第262號)“股東轉讓股權,出讓人與受讓人簽訂轉讓協議后,受讓人直接支付出讓人已繳付的出資額,不必再向公司重新入資,經公司變更登記后成為公司股東”的規定。
依據這一規定認定股權轉讓的生效時間是不妥的,理由有二:
1、股權轉讓是當事人之間依雙方的約定而產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是雙方之間訂立的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的規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才有權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后生效。現在在我國立法中,還沒有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要在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后才能生效的規定,國家局的文件不是法律、行政法規。
2、國家局的《關于股權轉讓問題的答復》規定與新《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即“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行使股東權利”相悖,根據法律文件的位階和新舊,現在應不予執行。
股權權屬是在什么時候發生轉移的
就內部登記而言(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設立這一制度的基礎在于:首先,股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其權屬的變更無法以實際交付的形式完成;但股權轉讓同時又是一種物權性的履行行為,而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因此,欲使股權轉讓的行為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則必須設定某種方式完成股權的交付。其次,在股權轉讓過程中,股權轉讓協議只能證明相關當事人對股權轉讓確認和同意,不能成為交付的標準,只有在企業章程和股東名冊上進行記載,才能完成法律上的交付。因此,企業章程及股東名冊中對股權變更事項進行登記,就成為股權轉讓協議得以履行完畢必不可少的條件,即內部登記的完成意味著股權的交付和相應物權的轉移,也就是股權權屬在此時發生了轉移。
就外部登記而言(在工商登記機關進行變更登記),法律之所以創設這一制度,其目的是為了將公司股權的變動對外進行公示,是股權的變更在公司外部得以確認,從而更好的保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其作用是將股權的所有人予以固定,以便確認相應權利義務的歸屬,對于股權轉讓的實際完成并無影響,在外部登記未完成的情況下,原股東只是喪失了對抗第三人的權利,即工商登記變更也是一個向社會公示的過程,與公司進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有權信賴工商登記機關的股東登記,股權轉讓后未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對公司的以外的第三人不產生法律效力。
如果沒有經過登記,或者沒有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則不得對抗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撫養孩子一方探望孩子時,需要經過對方同意嗎
2020-12-31公務員被行政拘會被處分嗎
2021-02-08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