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前,席女士到某公司工作,單位與工會曾簽訂過書面集體合同。席女士入職后,雙方僅口頭約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等按集體合同執行,并沒有單獨簽訂書面協議。近日,公司因經營方向調整出現人員過剩,決定將席女士辭退。席女士對此無異議,但要求公司從用工的次月起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公司認為,其與工會簽訂的集體合同,針對的是全體職工,當然也包括席女士,該集體合同是書面的,故席女士無權以公司沒有單獨、另行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為由索要雙倍工資。
該公司的觀點是錯誤的。雖然《勞動合同法》第52條第2款規定,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但這并不等于用人單位便可以用集體合同來替代勞動合同。因為集體合同是指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平等協商簽訂的協議;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不同的勞動者個人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兩者作為《》規定的兩種合同形式,有著本質區別:一是簽訂集體合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的整體合法權益;而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在于確立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二是集體合同的一方是工會(沒有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推舉的代表)代表全體職工;勞動合同的一方只能是勞動者個人。三是集體合同的內容不僅規定用人單位的一般勞動和生活條件,而且涉及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內容具有廣泛性、整體性,其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簽訂后還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備案;勞動合同的內容只涉及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只要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認可即可,與他人無關。四是集體合同適用于用人單位的全體職工;勞動合同僅對勞動者個人有約束力。
《勞動法》第16條規定的“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也表明在集體合同下,同樣有勞動合同的存在。正因為集體合同不等于勞動合同,而目前也沒有可以用集體合同替代勞動合同的任何法律依據,決定了公司在沒有與席女士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必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之規定向其支付雙倍工資。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19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