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情況單位可與職工約定違約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相關鏈接:
如果勞動合同上沒有公司蓋章,合同會生效嗎?就以上問題,律師回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由此可見,用人單位蓋章并不是勞動合同生效的必備要件。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即可表示勞動合同生效。僅憑沒有蓋公章,就認定勞動合同沒有生效,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
為防止隱患,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最好要求用人單位既簽字又加蓋公章。但現實生活中,只簽字不蓋章或只蓋章不簽字的勞動合同也經常能見到,可分為以下3種情形:
其一,在勞動合同上簽字的是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行為可直接視為該用人單位的行為,因此,法定代表人在勞動合同上簽字,即可證明該勞動合同有效。
其二,在勞動合同上簽字的是用人單位的行政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
其三,勞動合同上只有用人單位公章。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效力,可以代表法人意志,蓋了公章就等于該組織已承認這個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強拆后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1-25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