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
一、未簽訂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二、單位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員工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者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要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員工承擔為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
四、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不簽勞動合同造成員工損失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六、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
勞動合同固然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有效憑證,但即使沒有簽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上的用工關系,那么用人單位就要對勞動者負責。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不僅不能免除責任,反而會加重用人單位的責任。律師小編為您提供本篇文章,有法律問題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