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如何應對
《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p>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p>
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p>
在實際生活中,有的勞動者由于個人原因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不愿意參加社保的情況確實存在,法律、法規也賦予了用人單位因此而單方的權利,但是用人單位依然要盡到及時催告的義務,否則將承擔不利的后果,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的規定。但是無論哪一種情況,勞動者已經付出的勞動,用人單位都應當及時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同時,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法定的,勞動者不愿意參加是違法的。
如果遷就了這種違法行為,要承擔違法責任,不僅要如數補繳,還要繳納滯納金等。有的企業認為是員工不愿意簽勞動合同,與自己無關,這個時候企業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同時也可以逃避對員工的一些義務。其實,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對的。法律規定,即使是員工不愿簽勞動合同,但企業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的話,仍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多久送監獄
2020-12-24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丶姨酵?/p> 2021-01-26
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