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借妹妹名買房卻要不回來了
姐姐大李打算買套學區的房投資用,妹妹小李的孩子正好要入學,姐妹倆商量后,口頭約定以小李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將房子放在小李的名下,而房子本身還是歸大李所有,購房款也由大李自己承擔。
幾年后大李想收回房子,原本滿口答應幫忙過戶的小李突然變了態度,堅持說房子就是自己買的,購房合同和房產證上也都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姐姐是在無理取鬧。
數百萬買來的房子,最后卻不是自己的,大李沒有辦法,只能將親妹妹小李告上了法庭。
案例二:借父母名買房竟然變成要被分割的遺產
路老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2號公房由小女兒路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路老先生表示該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由于路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沒錢購買,最終由路芳購買。因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因此房本下來后登記在路老先生名下。
1997年路老先生的老伴兒去世。1999年,路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2號房對外出租。2000年,路老先生準備將房屋過戶給路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于是路老先生立下公證遺囑,表明102號房由路芳繼承。
2015年初,路老先生過世,路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于路老先生的份額由路芳繼承,但是屬于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
案例三:繞過限購借名買房能要回來嗎?
小倪在2002年獲得了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購房指標,但是并沒有購房的能力,為此,親戚老柯找到他,希望他能把購房指標借給他,由他出資購買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某小區的涉訴房屋。
雙方協商一致后,小倪于2002年與北京市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了《北京市經濟適用住房預售合同》,房屋總價款為44萬元,老柯達支付了首付款10萬元,剩余款項小倪辦理了按揭貸款,貸款期限為20年,實際還款人是老柯。房屋交付之后,老柯進行了裝修,隨后住進了該房屋。
2005年,老柯提前還完所有房款。隨后多次找小倪要求過戶,但都被小倪以各種理由推脫。2015年,老柯將小倪告上了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要求其返還購房款、房屋貸款等相關款項,并賠償因房屋升值導致的損失。
借名買房究竟是否受法律保護?
根據北京濟和律師事務所郭萬律霸師的解釋,現行的法律當中,對“借名買房”未出臺對應的條款規定。北京市法院對于借名買房案件的處理,主要參照北京高院相關指導意見進行。
這份指導意見規定,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并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借名人依據合同約定要求登記人(出名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可予支持。
所以我們來看看前兩個案例的判決結果:
案例一:根據實際購房款支付情況判給實際出資人
在庭審中,法官要求大李和小李分別對房子的出資情況進行舉證。法院查明,數筆購房款雖然都是從妹妹小李的賬戶轉到開發商的,但小李交付的房款都來自姐姐的賬戶。包括房屋的首付5萬元現金,也是在簽訂購房合同時,由大李支付的,小李只是在購房合同上簽了字。
在掌握了這些事實后,法院作出了判決,根據實際購房款的支付情況,認為大李是房子的實際出資人,將房子判給了姐姐大李。
案例二:不屬于遺產即使有遺囑也不能按繼承處理
雖然路老先生有公證遺囑,但是不應以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路芳財產,并不屬于路老先生的財產,路老先生去世后也不屬于其遺產,不應按照遺產處理。
102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是由路芳持有,房屋自購房后至今也是由路芳實際占有、使用、支配。雖然房屋登記在路老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權人是路芳,雙方形成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最終法院認為路芳和路老先生已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路老先生三子女配合路芳辦理102號房屋過戶手續。
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法律會保護借名買房,只要是你出錢,那么房子就肯定是你的呢?并不能一概而論。
郭律師表示,名買房屬于合同行為,是雙方的約定。如果雙方自愿簽署的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應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借名人存在亞意規避法律或者政策的行為的話,就別當別論了。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案例的判決結果:
案例三:違反政策的合同將成為無效合同
法院于2014年判處雙方的借名買房合同因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政策并有損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后判決:被告小倪康佳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返還原告老柯購房款及其他各項款項共計45元。被告小倪于判決后十五日內賠償柯達房屋增值損失180元,駁回原告老柯的其他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搬遷分房是按人頭給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