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由1個基本準則和16個具體準則組成,大部分于1996年至2001年期間發布。準則與國際趨同的目標要求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整合到國內準則中,因此在修訂所有現行準則的同時,22個新的具體準則又接踵而至。新準則體系雖然是中文的表述,但依據的是國際會計準則的精神,在框架結構上也是一樣的。我國政府推行會計國際趨同的態度既積極,又不乏現實。新準則考慮到了中國經濟目前的特點,針對特殊類別交易(如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等)和特定類型行業(如石油和天然氣采掘業等)的會計核算提供了具體的規定,并保留了一些不同于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包括不允許轉回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針對某些政府補助的特殊會計處理和不具有投資關系的國有企業之間的交易不作為關聯方交易披露等。
業內人士認為,新會計準則的重要條款的變化,不但將對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有些甚至會提前影響到上市公司2005年的年報,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一、會計要素的計量
新的會計體系將按照現行國際慣例把“公允價值”(fairvalue)概念引入中國會計體系,公允價值的應用,計量成為此次準則修改中的一大亮點。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是指以市場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資產和負債的主要計量屬性的會計模式。新會計準則對計量屬性做出了重大調整,不再強調歷史成本為基礎計量屬性,全面引入公允價值、現值等計量屬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價值。相對國際會計準則來說,主要的區別就在于公允價值的使用程度上,新準則在公允價值的使用上相對國際準則強調公允價值作為基準計量基礎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
所帶來的影響:“公允價值”極有可能成為調節利潤的工具。就拿非貨幣(即實物)交易來說,過去非貨幣交易產生的收益,只能計入資本公積金,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可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企業利潤表。高價賣家當,是上市公司包裝利潤最常見的手法。例如,上市公司的一塊資產(或股權)賬面值1000萬元,卻以2000萬元或更高的價格出售,以前需現金交易時,證監會還規定,至少必須50%的轉讓款到賬才能計算收益,現在好了,非貨幣交易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利潤了。資產置換雙方都將各自的非貨幣資產高估,然后互相交易,雙方賬面上都有利潤,可誰都知道,這全是空的。
二、存貨
新存貨準則下,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貨準則中的“后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
所帶來的影響:所謂“后進先出”法,即企業在核算成本時,參考的是最近購入的原材料存貨的價格,而“先進先出”法,則是參考最早購入的原材料存貨價格。在原材料價格一路下跌時,采用“后進先出”法,顯然擴大了公司的利潤率,而用“先進先出法”,則縮小了公司的利潤率,原材料價格上升時則反之。可以說,“先進先出”法更側重于反映公司長期的經營情況。比如使用“后進先出”法的家電上市公司,在顯像管價格下跌過程中,一旦使用了“先進先出”法,后果將是成本大幅上升,當期利潤下降。又如在有色金屬漲價的過程中,一些以有色金屬為原料的公司,在把“后進先出”法改為“先進先出”,則將增加利潤。另外新的存貨記賬方法,對于生產周期長的行業,如造船及某些機械制造行業,允許將用于存貨生產的借款費用資本化。這將降低它們的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會計利潤。
三、資產減值準備
資產減值計提是此次修訂的重點。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可收回金額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該資產可收回金額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國際會計準則中,允許資產減值的轉回,但是我國的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是不可以轉回的。
所帶來的影響:這條新規定截斷了上市公司調增利潤的一大途徑。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利用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特別是一些ST公司,往往在前一年大幅計提減值準備,又在第二年以種種理由進行轉回,造成盈利假象,而其實公司的主營仍無起色。新準則一實施,轉回的準備無法體現為利潤,這種手段無疑將失效。由于2006年是將減值準備沖回利潤的最后機會了,**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注會孟-冬由此推測,今年上市公司將出現大量轉回減值準備的動作,表面上將提升公司利潤,投資者應該加以注意。
四、債務重組
新債務重組準則改變了“一刀切”的規定,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被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于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考慮換出、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要求上市公司在債務重組交易中考慮重組債務的公允價值,并要求在利潤表中確認相關損益。這些規定將使得上市公司的資產和交易得到更為公允地反映,一些上市公司通過以低價資產換入高價資產,從而降低成本的做法將不再可行。
所帶來的影響:按新規定,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債務重組收益不能作為利潤、只能計入資本公積,是數年前財政部根據鄭*文的個案而制定的。三聯重組鄭*文前,后者僅欠建設銀行的債務就達22億元,為了確保重組成功,建行豁免了14億元,如果這14億元全部作為利潤的話,小小的鄭*文豈不一下子由每股虧損兩三元,一躍而每股盈利五六元,股價不要炒上天了?財政部這才制定了債務重組的會計準則,事實證明,這一會計準則對一些高負債公司利用債務重組蓄意包裝利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如今,黑變成白、白又要變成黑了。須知中國的銀行多為國有(控股)銀行,能否豁免債務常常取決于地方政府一句話。再則,一些關聯方還可以通過一面豁免債務、一面做高業績來操縱股價、搞內幕交易,吃虧的又是小股民。債務重組收益可以進利潤的新規一來,包裝利潤不要太容易哦!豈非越是債臺高筑,越是利潤豐厚?
不過,為了避免關聯方通過豁免債務方式輸送利潤,管理層很可能還將出臺規定,將關聯方豁免的債務仍計入公積金,而銀行等債務豁免將計入損益。
五、合并報表
與《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相比,新的合并財務報表準則所依據的基本合并理論已發生變化,從側重母公司理論轉為側重實體理論。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更關注實質性控制,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
所帶來的影響:這一變革,將對上市公司合并報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新準則使得母公司必須承擔所有者權益為負公司的債務,并會使一些隱藏的或有債務顯現,與此同時,新準則也可以防止一些通過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手段。
六、投資性房產
會計報表中須單列“投資性房產”項目,處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價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導。如有活躍市場,能確定公允價值并能可靠計量,也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這種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或減值準備,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值之間的差異計入當期損益。
所帶來的影響:原先上市公司擁有的物業都被計入了固定資產,因此,物業的升值與否,并沒有體現在報表中。近幾年物業升值迅速,因此,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價值法來計量其早些年購入的投資性房產,必將大大提高其凈資產和當期凈利潤。不然而在此間,究竟什么樣的價值才是公允價值,如何防止上市公司玩花樣,是監管的難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引入正式奠定了NAV(重估凈資產值)方法作為房地產上市公司估值的核心地位。這必將引導市場對該項方法進一步的認可。而且隨著投資性房地產物業的增多,特別是人民幣升值和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新會計準則采用后,肯定會引導市場更多的關注各項投資性房地產物業的真實價值,并使NAV的估值方法成為評估投資性房地產企業的主要標準之一。即使對以開發業務為主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新會計準則的實行也會導致投資者以更為穩健和客觀的估值標準來衡量一個公司的價值,這無疑構成制度性的長期利好。
七、證券投資
新準則要求,交易性證券投資期末應按交易所市價計價(視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所帶來的影響:原來,上市公司的證券類投資如市價比成本低,必須計提減值準備,但如市價比成本價高,而公司并沒有拋出實現收益,賬面盈利并不能計入當期損益,但新準則卻使得證券投資的賬面盈利也能成為凈利潤。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房屋拆遷中的拆遷獎勵到底能不能要
2021-02-06拆遷協議可以貸款嗎
2020-11-15公房拆遷款如何分割
2021-01-21拆遷人的基本義務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