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系關國計民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和支柱。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國有資產核算、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促進國有經濟壯大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國有企業整體資產價值這一視角下,認為國有資產管理、核算中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管理、核算應反映企業整體資產價值為落腳點
國有企業整體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又分為外購無形資產和自創無形資產。現行企業財務制度僅對有形資產和外購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管理、考核,而對在企業經營起著重要作用的自創無形資產價值卻關注不夠,主要是因為:
1.自創無形資產沒有具體形態,難以明確管理及貨幣計量;
2.現行資產觀認為資產都應該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取得的。
即使企業擁有了某項未來經濟利益,如果沒有明確的交易或事項,也不能確認為資產。這使得自創無形資產被排除在企業資產之外,從而使國有企業的自創無形資產未能得到真實的反映。換而言之,現行國有企業資產核算沒有真實反映國有企業整體資產價值。因此,現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其提供的相關信息可靠性、相關性失真。社會經濟發展到今天,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企業的類型呈現多樣性的特點,傳統企業主要制造業為主,以生產、銷售商品為經營方式賺取利潤,資產形式主要是有形資產;而知識類企業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獲得利益,一般不進行生產、制造,其資產形式主要以無形資產為主,表現在:品牌、經營理念、管理制度、營銷方式、人力資源等,以微-軟、思-科、搜-狐、網易等信息技術為代表企業,其無形資產是企業的核心資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知識類企業呈迅猛發展態勢,代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方向,因此企業無形資產價值日趨重要,如按傳統財務核算這類企業資產價值則大打折扣,從而使國有企業整體價值未能得到真實的反映。我們認為,國有資產核算與管理必然以企業整體資產價值為落腳點,并將企業自創無形資產納入企業常態化管理當中,確保國有企業整體資產保值與增值。
二、國有資產管理應明確計量、核算企業自創無形資產價值
自創無形資產(商譽)作為國有企業整體價值的構成部分,其價值外部表現形式為企業收購價格與凈資產公允價值之差,內在因素是企業自身經營形成的結果,來源于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經營管理方式、銷售渠道、品牌、激勵機制、殼資源等綜合因素。自創無形資產價值分為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表現為市場價格,現行財務理論認為,企業在收購時商譽價值=企業收購價格-凈資產公允價值,事情上,商譽貫穿企業經營始終,并不是在企業收購時表現出來,實踐中商譽之所以沒有計量,是因為商譽沒有明確價格,無法進行計量,因此,從理論上講企業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商譽價值也應該得到反映,為此,我們認為:
(一)、對于商譽計量與核算應該與商譽的價值屬性保持一致
商譽價值屬性決定于商譽計量方法,不同的商譽計量方法體現商譽不同價值屬性,不同的商譽價值屬性體現的價值量是不同的。因此,在商譽價值計量方法使用應根據反映會計主體的價值屬性進行確定。如若反映企業整體資產的公允價值時,商譽應該采用總體評價法計量商譽的交換價值,而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因為二者計量方法體現的價值屬性不同,不同的價值屬性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表現在價值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同樣,如若反映企業資產的在用價值,那么就應該用現值計量,而不能用公允價值代替現值,表現計量方法使用上,商譽計量應該采用收益現值法而不是總體評價法;
(二)、收益資本化法計量、核算商譽價值缺乏理論基礎
1.該方法無法體現商譽的價值屬性。計量方法與價值屬性之間存在一致性、相關性,計量方法是外在的,而屬性是本質的,計量方法應該體現價值屬性。采用收益資本化法計量商譽價值是何種價值屬性,收益資本化理論未給以明確解釋;
2.收益資本化理論依據在于,收益是有資本產生的,因此收益與資本價值之間必然存在正向關系,因此當商譽作為資產時,必然表現為是一種超額收益價值,如果收益與資本價值發生不對稱時或者未發生正向變化時,收益資本化理論缺乏依據,換而言之,企業如果沒有超額收益價值則沒有商譽的觀點,與客觀情況不符;
3.企業的預期收益不是固態的,商譽價值也隨企業經營發生變化,那末計量商譽價值時人為規定貼現率,不斷不夠準確、缺乏可驗性,甚至其計量方法的可行性、科學性,價值信息的真實性都值得懷疑,因此在計量商譽價值時,不宜采用收益資本化方法。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2020年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20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房屋拆遷時別人簽字并領補償款怎么辦
2020-11-16房屋拆遷申請補償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