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假賬手法:
一、長期借款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利息不入費用,長期掛賬
按照國家有關制度規定,長期借款利息要預提。作"借:財務費用,貸:長期借款"的帳務處理。有些企業為了完成計劃利潤,長期借款利息不預提,長期掛賬,隱瞞虧損。待支付利息時,作"借:待攤費用,貸:銀行存款"的帳務處理。
如某制藥廠1999年1月向銀行貸款150萬元,年利率8%,期限3年,每季度提取利息1萬元。公司為了實現計劃利潤,自4月份起不再預提利息,而支付利息時作"借:特攤費用,貸:銀行存款"的帳務處理。
2.混淆資本化利息
根據我國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長期借款在固定資產建造期間的利息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不能計入期間損益;在固定資產支付使用后發生的利息支出,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但有些企業為了體現利潤,在固定資產支付使用后作"借:固定資產,貸:長期借款"的賬務處理,不將利息計入期間費用。
如審計人員在對某動物研究中心進行審計時發現,該中心1999年1月1日向銀行借入款項100萬元,年利率10%,期限5年,用于建造試驗室。該試驗室于1999年3月1日動工,2000年3月1日完工。2000年4月1日的會計分錄中,該中心作"借:固定資產,貸:長期借款"的帳務處理,沒有將利息收入列為期間費用,由此造成虛增利潤的后果。
二、應付債券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未經批準,擅自發行
有些企業發行債券沒有合法的程序,通過偽造一些資料(或數據)來騙取審批手續。如某企業為了獲準發行債券,遂將上報的資產負債表中的凈資產人為地調至限額,騙取發行資格。
2.變相提高債券利率
根據有關規定,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銀行同期居民儲蓄定期存款的利率的1.4倍。有些企業為了給內部職工以優惠或為了盡快發行債券,就采用折價發行債券的方式發售,從而變相提高債券利率。
例如,某制藥廠年初以90萬元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00萬元的兩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3%,同期銀行存款儲蓄利率為10%,由于該廠折價發行債券,無形中使利率提高。
3.溢(折)價不攤銷
有些企業為了調節利潤,就會采用不攤溢(折)價的方法來達到目的。
如某一企業1998年1月1日發行5年期面值為500萬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10%,企業按510萬元的價格發行,1998年12月1日企業計提利息時作會計分錄:"借:財務費用50,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5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企業發行債券應在到期日內分攤溢折價。該企業多計費用2萬元,從而造成少計利潤2萬元,少繳企業所得稅0.66萬元。正確的會計分錄應為:借財務費用48,借:應付債券--債券溢價2,貸:應付債券--應付利息50"。
4.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如果是用于購建固定資產,則應付債券上的應計利息以及溢價和折價的攤銷,以及支付債券代理發行手續費及印刷費,在資產尚未交付使用前計入在建工程的成本;在資產交付使用后計入財務費用。有些企業為了完成目標利潤,在資產交付使用后依然將債券計入財務費用。有些企業為了完成目標利潤,在資產交付使用后依然將債券利息及折價攤銷額計入"在建工程",從而達到少計費用,多計利潤的目的。
如某石化企業1998年1月1日發行面值為1000萬元的債券用于新建車間,企業按900萬元發行,票面利率為10%,2000年1月1日該車間交付使用。但審計人員在審查過程中發現,該企業在2000年4月1日計提利息時,作"借:在建工程,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貸:應付債券--債券折價"的賬務處理。
5.債券使用超出章程范圍
企業發行債券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和用途,有的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后,擅自改變用途,使債權人無形中承受極大的風險。
如某企業以購建幾條大型生產線為借口發行債券籌集資金10000萬元,由于當時股票市場十分看好,便將10000萬元全部投于股市。由于股市風云變幻,該企業在1個月之內便損失500萬元。
三、長期應付款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虛列賬戶
不根據合同或協議,或者根據無相關的合同或協議,虛列長期應付款賬戶。之后,套現資金,據為已有或挪作他用。
如某企業業務人員串通財務人員,以虛擬的融資合同混入真實的合同中,套出企業銀行存款,之后三人以此款進行炒股等行為,待日后再將此款以退貨形式返回,股市投資收益據為已有。
2.期滿后繼續付款
有些企業在融資租賃付款期滿后繼續付款,將多余的款項從對方提出,存入部門"小金庫"或私分。
如某一生化廠,融資租入一臺大型設備,租賃費50萬元,租賃期為5年。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廠"長期應付款"明細賬中有兩筆50萬元,并且付款日期很接近。經進一步審查合同以及采用其他審計手法,審計人員查明,該企業有關人員為了套取本企業資金,而采用重復付款的方式來達到貪污的目的。
3.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根據有關規定,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視為自為資產管理,須計提折舊。但有些企業為了少計費用,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從而達到人為調節利潤的目的。如審計人員在審查某企業長期應付款帳戶時,發現有大量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再檢查有關折舊賬戶,并未有相應的折舊計提。該企業未計提折舊,實質上是虛減成本,虛增利潤。
4.混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經營租賃的固定資產并不計入固定資產賬戶,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待付出租賃費時,再計入相關費用。有些企業為了調節利潤,少計費用,將經營租賃擠入融資租賃,掛"長期應付款",推遲支付租賃費以達到調節企業當期利潤的目的。
5.安裝調試費,擠列待攤費用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企業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安裝調試費應先計入"在建工程"戶,待交付使用時再轉入"固定資產"賬戶。但有些企業在融資租入需安裝的固定資產時,賬務上直接作"借:固定資產,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費",對支付的安裝調試費記入"待攤費用",然后再攤入費用賬戶。
如1999年某建筑公司租入挖掘機一臺,租賃費20萬元,合同規定每年租金5萬元,分4年付清。企業作"借:固定資產20,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費20"的會計分錄,同時對支付2萬元的安裝調試費,全部計入"待攤費用"賬戶,分5個月平均攤入"管理費用--修理費"中,由此而造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原值核算不準確,并且虛增期間費用,虛減利潤,少交所得稅的后果。
6.資產改良不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根據我國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租賃資產,不論經營性租賃還是融資性租賃其改良工程支出,都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或"待攤費用"賬戶,并按一定的期限攤銷。有些企業,為了不計或少計費用,對于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工程的支出,直接增加固定資產的原值,而不計入"待攤(或長期待攤)費用"賬戶進行財務處理。
例如,某企業融資租入一條生產線,期限為5年,在使用第3年時,該企業對生產線進行了改良,工程支出為10萬元。該企業卻作"借:固定資產10,貸:銀行存款10"的會計分錄,從而使本年少計費用,多計利潤。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公司社保變更需要帶什么手續
2021-01-09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管轄小結
2021-02-28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