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9年以前,我國證券市場已經有了若干起回購案例,如1992年小豫園并入大豫園,1994年陸家嘴協議回購國有股后增發B股,1996年**國貿回購減資案等等,但直到1999年云*化和**股份部分國有股的成功回購,國有股回購才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并成為當年證券市場的一個亮點。之后由于《公司法》的限定,長期的市場熊市,現金的匱乏,公司管理層還是缺乏對公司股票進行回購的熱情。但在2005年,我國政府出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和對《公司法》相關內容進行了修改,上市公司又重新燃起股票回購的熱情。**股份成為流通股回購第一家,繼而又有多起回購案例。公司管理層開始意識到股票回購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新興金融工具。怎樣把這一工具用好,從而使公司、投資者和國家受益。或許美國政府對股票回購的導向性政策、上市公司管理層股票回購的實際做法以及理論家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為我國開始不久的股票回購之路提供一些借鑒。
二、股利和股票回購關系解析
公司如何使用過度閑置的現金資源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講,公司有兩種選擇去分配資金,即投資(資本支出,如收購、兼并等)和通過股利分配、股票回購兩種方式。當資本分配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策略時,許多公司高管和投資者卻沒有很好地去思考如何做才是最佳的長期資本分配方式。公司的高管必須在投資經營、發展自己的主業和回報投資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管理者的偏好,就是將資金投資到經營活動中去,管理者有各種動機進行資本擴張,卻沒有意識到回報給投資者現金本身就是經營業務發展重要的一部分。
支付現金股利和股票回購是兩種現金回報的方式。在過去的近30年里,美國公司對這兩種方法的選擇情況顯示了一些重要現象。第一,股票回購盛行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2年美國國會頒布法律10b-18,提供了公司可以進行安全保護的措施,被形象地稱為“安全港”,這是公司在可能被訴訟的情況下,可實施的保護措施。法律頒布后,產生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股票回購高潮;第二,股票回購的價值超過了股利價值。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股票回購首次超過了股利;第三,股利支付與對公司收益的評價失去了相關性。雖然支付股利公司的總數仍在增長──人們還是對這種老的回報方式難以忘懷,但在股利支付比例上已經減少。
當股利和股票回購都作為回報給股東現金的方式時,一個非常基本的原理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即股利和股票回購在回報投資者的收益上是相等的嗎?因為很少有公司管理者和投資者認為它們是一樣的。假設會計方法和稅收待遇相同、沒有交易成本、有可比較的再投資率、相似的時間間隔和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那么,有關機構(LMCM公司)已經證明了這種假設下的兩者回報數量相等。當然,這種模擬的試驗條件是不同于真實世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