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申請或消防違法行為舉報、投訴應當受理而不受理,或者不應當受理而受理的;
2、應當予以立案、撤案而未予立案、撤案的;
3、對已責令限期整改的火災隱患到期不復查的;
4、應當予以處罰而未予處罰的;
5、刑事案件應按有關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而未移送的;
6、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
7、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8、違法采取強制措施的;
9、違法收集、調取證據的;
10、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履行義務的;
11、索要、收受、侵占當事人及有關人員財物的;
12、涂改、隱匿、銷毀法律文書或證據的;
13、不執行罰繳分離制度,擅自截留、挪用、私分罰沒款的;
14、違法制作、下發法律文書,出具虛假認定(鑒定)、勘驗結論的;
15、偽造案卷或者指使、支持他人作偽證的;
16、向當事人及有關人員泄漏執法活動秘密的;
17、其他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一、行政處理
1、誡勉談話或者責令書面檢討;
2、通報批評;
3、暫扣行政執法證件;
4、責令離崗培訓;
5、調離執法崗位
6、取消執法資格;
7、依法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行政賠償費用。
二、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三、黨紀處分: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關于執法部門以罰款代替糾正違法行為的問題
按照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二規定,對企業不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責令限期改正,到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可處二萬元以下罰款。但在檢查中發現,執法部門在限期整改到期后,企業仍未按照法律要求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僅對該違法行為收取幾千元罰款結案。這一處理,顯然不符合《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因為到期不改正的,是責令停產停業整頓,這是必須采取的措施。“并可處二萬元以下罰款”是可以處罰也可以不處罰,不是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也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在停產停業整頓和罰款兩種處罰之間,不存在選擇罰款替代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的自由裁量。執法機關以罰款代替整改,如此結案,安全隱患仍然存在,行政執法未到位,執法目的未實現。這種現象應當值得重視并糾正。
部門對此解釋的意見是,停產停業是重大行政處罰,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應盡量避免采用。此外,罰款后雖然結案,但行政機關還將會繼續檢查,督促企業改正。筆者認為,這些解釋難于作為理由。停產停業整頓當然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是也當然是惟恐避之不得。正因為此,法律規定的這一處罰是比較嚴厲的,規定先限期整改,不改的才采取該處罰。如果行政機關能夠嚴格執法,期滿不整改的不能以罰款代替停產停業整頓,企業就不會不去整改。如果按法律規定只給企業兩個選擇:要么整改,要么停產停業整頓,想必企業通常都不會選擇后者。所以,是否停產停業整頓,是企業可以自己決定的,如果其不整改,等于是選擇停產停業整頓,行政機關沒有必要為企業多操心。問題在于,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之外又多給了企業一個選擇:罰款,罰款了就可以不整改了,也可以不停產停業整頓了。相比之下,企業接受罰款成本最低,這就無形中縱容了企業不去整改。至于說罰款結案后還會繼續查處,不僅不合適,也有法律障礙。一項違法行為,行政機關查處時不按法律規定要求違法者糾正,而是罰款了事,之后再去查處是否同樣再去罰款?如此執法,難免讓人懷疑執法的動機是否就是為了多罰款。此外,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證書和標志
第二十八條許可證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許可證證書應當載明企業名稱和住所、生產地址、產品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日期、有效期等相關內容。
許可證證書格式由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九條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企業應當及時向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第三十條企業應當妥善保管許可證證書,許可證證書遺失或者損毀,應當申請補領,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申請,辦理補領手續。
第三十一條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企業不再從事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活動的,應當辦理生產許可證注銷手續。企業不辦理生產許可證注銷手續的,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注銷其生產許可證并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二條生產許可證的標志和式樣由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規定并公布。
第三十三條企業必須在其產品或者包裝、說明書上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
裸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標注標志的裸裝產品,可以不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
第三十四條銷售和在經營活動中使用列入目錄產品的企業,應當查驗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
第三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許可證證書和生產許可證標志。
對于上面文章中所講的行政處罰是是比較嚴厲的,規定先限期整改,不改的才采取該處罰。所以在犯了行政法規之后,要及時的改正,并且好好整頓。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資期限未屆滿股東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6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