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領域,我們都知道要轉讓股權是要交稅的,以前可能交稅的法律條文規定不是那么準確,但是現在一些法律條文 相繼出臺,對于市場的規定更加嚴格了,那么新三板股權轉讓稅收如何繳納?下面律霸的小編就幫您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轉讓個人股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是按照股權轉讓價格減除股權計稅成本和轉讓過程中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計稅成本是指自然人股東投資入股時向企業實際交付的出資金額,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金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為: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股權轉讓收入-本金(原值)-合理費用)×20%。
《個人所得稅》第六條第五款規定,財產轉讓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是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第十九條規定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說的財產原值,對于有價證券,是指為買入價以及買入時按照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那么,什么是合理費用?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是指為辦理股權轉讓手續作出的必要開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五款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于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48號)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個人持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相關法律:
1、國家稅務總局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以下簡稱67號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就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涉及到:股權轉讓范圍、股權轉讓雙方及被投資企業的權利義務、股權轉讓收入和股權原值的確認、納稅時點、征收管理等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2、規定了下列7種情形屬于股權轉讓的行為:出售股權;公司回購股權;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被投資企業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并向投資者發售;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戶;以股權對外投資或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以股權抵償債務;其他股權轉移的行為。
3、67號公告第四條規定了股權轉讓的計稅依據,即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合理費用,指股權轉讓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規定了下列七種情形屬于股權轉讓的行為
1.、出售股權
2、公司回購股權
3、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被投資企業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并向投資者發售
4、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戶
5、以股權對外投資或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
6、以股權抵償債務
7、其他股權轉移的行為。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
自然人轉讓所投資企業股權(份)(以下簡稱股權轉讓)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價格計算并確定計稅依據。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采用本公告列舉的方法核定。
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判定方法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無正當理由的,可視為計稅依據明顯偏低:
1.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初始投資成本或低于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的;
2.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的;
3.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價格的;
4.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的企業股權轉讓價格的;
5.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情形。
(二)本條第一項所稱正當理由,是指以下情形:
1.所投資企業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虧損;
2.因國家政策調整的原因而低價轉讓股權;
3.將股權轉讓給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4.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合理情形。
所以,從以上內容來看,新三板股權轉讓稅收的規定還是比較嚴格的,不能向普通的投資者推銷,這樣做事違法的,所以在轉讓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還有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想逃稅,這是不可能的,只有遵紀守法維護市場秩序,才能順利經營企業。
新三板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新三板掛牌后股權轉讓有什么限制?
新三板股權轉讓方式之協議轉讓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個人隱私包含他們的工資嗎
2020-12-12人身損害三級怎么算
2021-01-08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