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選擇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同時選擇合伙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兩個人志同道合,或者書經濟上能夠互相幫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最后公司法人代表名字應該寫誰這個問題上,總是免不了產生疑惑或者糾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兩個人合伙開公司法人怎么弄這個問題。
一、兩個人合伙開公司法人怎么弄?
1、誰當法人是由你們協商確定的。
2、法人可以代表公司對外開展業務,簽署合同等活動。
3、兩個人的制衡可以通過公司章程或合伙協議加以約定。
二、公司法人代表的責任是什么?
1、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民事責任
(1) 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應由公司對外承擔責任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八十六條規定,營利法人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守商業道德,維護交易安全,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通常理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屬履行職務的行為,由此而產生的相關民事責任,均由公司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個人并不會因其職務行為而需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并且,如果法定代表人從事越權行為,而該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即第三人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與之交易的對方是代表法人行為,法人也應就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向第三人承擔責任。
(2) 因法定代表人故意或過失而給公司造成損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對該損失予以賠償
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如果公司的損失是由于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造成的,即使法定代表人是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在公司對外承擔相關責任后,公司也有權就其損失要求法定代表人予以賠償。
(3) 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對公司承擔責任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財產。”
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勤勉義務,損害公司利益的,應當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如法定代表人存在上述行為,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當然應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如果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違法或侵權行為,損害公司利益,除實施上述行為的相關人員需承擔責任外,作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參與了相關交易的決策或簽署了相關文件,則很可能被認定與相關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亦須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在相關董事會決議表決時已明確提出異議并記載于會議記錄,或者法定代表人對相關人員的侵權行為并不知情且無過失。
2、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
?????? 在某些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行政責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可以舉證證明,其對公司的行為并不知情,且主觀上沒有過錯亦不存在失職。
3、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
通常而言,對于公司從事的犯罪行為,應由公司承擔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擔刑事責任。但在我國《刑法》規定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對單位進行處罰外,還可能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例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逃稅罪、侵犯著作權罪、非法經營罪等。
而對于上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具體范圍,雖然法律未明確規定,但是司法實踐通常均將法定代表人認定屬于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并據此判定法定代表人對公司的行為亦應承擔刑事責任。
4、法定代表人可能被采取的強制措施
當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被申請強制執行或欠繳稅款時,在特定情形下,司法、行政機關有權對法定代表人采取相應強制措施。
(1) 公司有未了結的民事訴訟或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司法機關可對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規定:“被執行人為單位的,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限制出境。”
根據上述規定,在公司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而被申請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可以對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出境的強制措施。
此外,根據現行的《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批準出境:……(二)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不能離境的;……”,實踐中,如公司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法院亦可對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出境的強制措施。
(2) 如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法定代表人未經許可不得離開住所地
在企業破產程序中,法定代表人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不得離開住所地。
此外,在破產程序中,法定代表人還應承擔相應義務,如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根據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進行工作,并如實回答詢問;列席債權人會議并如實回答債權人的詢問;不得新任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3) 如公司欠繳稅款,稅務機關可以對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欠繳稅款的納稅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應當在出境前向稅務機關結清應納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擔保。未結清稅款、滯納金,又不提供擔保的,稅務機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因此,如果公司未結清稅款、滯納金,又不提供擔保的,法定代表人可能被限制出境。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兩個人合伙開公司法人怎么弄得具體內容,其實這個問題需要兩個人互相商量與溝通,兩個人共同創業需要的就是互相信任,同時公司的法人代表有自己承擔的法律風險和相關的職責的。
公司法人變更后果嚴重么?債務由誰來承擔?
有限合伙人承擔有限責任有哪些例外
有限合伙基金公司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