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法定監護人的責任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及“罪責自負原則”,刑法沒有規定監護人要為其被監護對象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故監護人不可能因為被監護對象的犯罪行為而承擔刑事責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有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的規定,如果符合教唆犯的犯罪構成,則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3、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范圍及選擇和民事責任如下作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的法定監護人可以是配偶,也可以是子女和父母,不過這些法定監護人都是有順位關系的,前面順位的監護人不能履行監護權,后面的法定監護人才能行使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6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續保
2021-01-21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公租房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