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些充滿新意的政策舉動可以發現,中國的央行票據正從短期性、權宜性和補充性的政策工具向為長期性、常規性和主要性的政策工具延變。
央行票據的再次起勢始于2004年12月,充滿新意的政策舉動集中表現在:一是2004年12月9日,央行首發3年期票據,突破了央行票據是短期性工具的概念;二是2004年12月28日,央行首發遠期票據,既豐富了央行票據的品種類型,也深挖了央行票據的價格功能;三是2005年1月4日,央行首次公布央行票據發行時間表,央行票據被確定為公開市場操作的常規性工具;四是2005年1月10日-1月15日,央行票據單周凈回籠資金量1000億元,創單周凈回籠資金量新高;單周發行央行票據1300億元,創單周央行票據發行最高紀錄。
中國央行票據的創新變革和積極作為對于市場主體都有著積極意義:
1.央行票據將承載更多的政策功能
在中國2004年宏觀調控取得成效之后,宏觀調控方式回歸市場化已是必然。公開市場操作以其靈活性、微調性和適應性等特點在貨幣調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將突顯出來,作為公開市場上最主要操作載體的央行票據也將更多地承載政策功能。央行票據將不再局限于為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工具,緩解外幣占款對沖壓力,而是在調控貨幣供應量、抑制信貸投放總量、鎖定市場流動性、穩定市場利率走勢等方面都將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央行在1月10日-1月15日期間通過央行票據回籠基礎貨幣1000億元,量級相當于央行提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比率0.5個百分點,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還將使金融機構減少4000億元的信貸投放能力。此舉既回籠了市場過多的流動性,抑止了市場利率的過度下跌,兼顧了央行票據集中到期兌付的資金準備,又增強了央行對M2、貨幣供應量和信貸投放總量的調控力度,其中的政策涵意可謂多多。
2.央行票據將成為央行宏觀調控最主要的操作載體之一
在西方貨幣調控實踐中,公開市場操作是最繁頻、最常規性的調控工具,其操作頻率和數量遠遠超過其他政策工具,中國也是如此。在2005年伊始,央行即以公開市場1號公告的形式公布了央行票據發行時間表:每周二和四分別固定滾動發行3個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據,周四不固定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其他期限品種發行時間不固定。此舉既以制度形式確定了央行票據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的地位,又明細規定了央行票據期限品種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的運用。聯系到央行票據品種的創新,功能的豐富,發行量的擴容等,可以判斷,央行票據將成為央行宏觀調控最主要的操作載體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