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越秀區律師 開平市律師 鳳岡縣律師 甌海區律師 新沂市律師 澄海區律師 浦江縣律師
股權轉讓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稅務方面的知識,我們在處理稅務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和小心。那么,股權轉讓涉稅有哪些風險呢?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股權轉讓涉稅有哪些風險,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風險
1、并購時稅務風險承擔條款(法人)
在收購企業股權,收購方最擔心的是企業之前的稅務風險(尤其在收購個體工商戶或民營企業時),如果收購以后被稅務機關稽查補稅,可能面臨巨額的補稅和罰款等。所以,收購方要求轉讓方承諾承擔之前的稅務風險,一些股權轉讓協議就寫上“標的企業股權轉讓日之前產生的任何補稅、滯納金、稅收違法的罰款由轉讓方承擔”。
但是,根據稅法的規定,如果標的企業產生補稅、滯納金、罰款,稅務機關處罰的對象是標的企業,這是一種行政責任,不會因雙方的民事合同約定而改變。
建議的表達方式:可以將表述轉化為“并購企業承擔的任何股權轉讓日之前的稅收補稅、滯納金、罰款,股權轉讓方保證向并購企業做出等額賠償”。通過合同條款,將補稅的行政責任轉化為雙方的民事關系。
2、轉讓方獲取的對賭補償的個人所得稅問題(自然人)
在投資或并購交易中,投資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防止投資時由于對被投資企業的估值過高而遭受損失,往往會通過“對賭條款”來對被投資企業的估值做出修正以保證自身的利益。如果被投資企業的業績達到預定或超過預定目標,投資者可能會以貨幣或股權等形式補償原股東。
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9條的規定,“納稅人按照合同約定,在滿足約定條件后取得的后續收入,應當作為股權轉讓收入”。按此邏輯,轉讓方在獲取對賭協獲得的補償應調整股權轉讓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并補繳個人所得稅。
3、股權交易中的稅務成本承擔責任主體
股權轉讓方如果是個人(包括境外個人)、境外企業(注:境內企業由于股權轉讓收益與公司的盈虧合并納稅,不涉及單獨計稅問題),由于股權轉讓需要單獨計算納稅,合同中通常需要明確涉及的稅務成本由誰承擔,也就是轉讓對價是稅后的還是含稅的問題。
在實務中,股權轉讓合同通常喜歡寫“一切稅費由**方承擔”。其實,股權轉讓只涉及所得稅(個人:個人所得稅,境外企業: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通常合同只需要明確所得稅由哪一方承擔即可,根據稅法的規定,印花稅通常是雙方都要承擔的,股權轉讓應該是轉讓方取得收益承擔納稅義務。納稅義務由稅法規定,不能由民事合同自行約定,交易雙方自行約定納稅義務屬于違法、無效。
建議的表達方式:在合約中的表述改為“股權轉讓價格為稅后價格”。
4、自然人股權轉讓時法律手續不符合稅收法律規定
在實際中,許多自然人在轉讓股權時通常私自簽訂平價或折價的股權轉讓協議,在當地的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后不去稅務局備案,這個是不符合稅法規定的,會受到稅務的稽核和處罰。
自然人在轉讓股權后,應該將變更后的營業執照,股權轉讓協議、銀行回單憑證等在稅務機關備案,如果不是平價轉讓的,還要申報個人所得稅。
5、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價格不公允
許多自然人為了少申報或不申報個人所得稅,通常會在合同中約定不符合獨立交易交易原則的條款,比如折價或平價轉讓,甚至有些新三板掛牌企業在轉股系統中以很低的價格轉讓,以規避所得稅。
67號文規定,被轉讓企業擁有土地、房屋等重大資產的,應以股權對應的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而非賬面價值)為標準來衡量股權的轉讓價格是否偏低。如果符合67號文12條規定的情形,稅務機構可以認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可以進行核定征收。
6、留存收益過高導致溢價過高多交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稅函(2010)79號文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建議:在發生股權轉讓時,可以先將留存收益進行分配(居民企業股東分配的股息、紅利等投資收益免稅),降低凈資產,再轉讓股權,從而降低股權轉讓的價格和轉讓所得,介紹企業的所得稅。
綜上所述,關于股權轉讓涉稅有哪些風險,我們要注意,轉讓方獲取的對賭補償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以及股權交易中的稅務成本承擔責任主體等,我們在進行應對這些風險的時候,不同的風險的應對措施是不一樣的,在上文中也做出了介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朋友打成植物人,贈與朋友的電腦還能要回來嗎
2021-03-03公司法人可以不占股嗎
2020-12-22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