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人兩個公司法人代表是否可以?
符合兩個公司不是同類或近似類競爭的企業的條件,則法律允許。
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的自然人。法定代表人只能是自然人,且該自然人只有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時才具有這種身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五十八條: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同一個自然人可以同其他自然人合伙辦理公司,可以擔任多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二、法人代表有什么責任?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后果;如果企業破產并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三、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法人的代表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不愿繼續擔任公司法人代表及股東,可以視為具有退出公司經營的意思表示。
如果真正的了解了法人代表的概念和即將要承擔的風險的話,一般人如果和該公司沒有任何的關系都不愿意擔任掛名公司的法人代表的,更不用說是同時擔任兩個公司的法人代表了,其中不管是哪個公司在經營問題上發生了什么違法亂紀的事項,法人代表知不知情都難以逃脫法律制裁。
公司法人要簽勞動合同嗎?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是什么?
公司法人股東名稱變更都需要什么材料
公司法人好辦簽證嗎?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