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中的犯罪行為中經濟犯罪的行為的特點是什么?
公司法中的犯罪行為中經濟犯罪的行為的特點是:采用虛假合資等方法逃避主管部門監管,轉移盈利項目及利潤;虛設股權,降低購買國有股股權成本;增加成本,轉移利潤;隱瞞資產,降低公司資產凈值;虛掛應付款,加大公司負債;虛列壞賬;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等特點。
二、犯罪成因有哪些
誘發犯罪嫌疑人在國企改制中進行侵財性犯罪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是高經營業績與個人所得比較后的心理失衡。我國國有公司大多歷經二次改制。即對國有獨資公司(實業公司等)進行股份制改造,和現階段進行的國有股退出即國退民進。由于原國有公司主要依賴上級主管部門行政權限進行壟斷經營,主管部門實際投入的資金不大。在股份制改造即政企分開后依靠市場化運作,上級主管部門對其經營上的支持程度降低,使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的壯大是其個人努力所得,與上級主管部門無關。錯誤的認為上級主管部門資金投入很少,現在要自己用錢購買自己的經營所得,導致心態失衡,產生隱瞞資產、職務侵占等趁機撈一把的侵財犯意。
2、是認為國企改制是我國個人暴富的最后一次機會。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一夜暴富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少數人認為,國企改制是最后一次機會,導致其鋌而走險。
3、是經營活動長期缺乏監督及企業內部改制程序的不科學滋長了僥幸心理。主管部門委派的國有股東代表、公司監事由于長期與公司經營人員共事或為己私利而不正確行使監事職能,企業經營者長期以來缺乏有效監督,獨斷專行,為所欲為。加上在企業內部改制中,經營者(或小團體)既是改制利益的最大涉及者,又是申報資產的組織者,改制方案的制定人。對一個沒有監督下已經無視規則的運動員,又給了他作自己行為裁判的機會,怎么能保證公正規范。
公司法中的犯罪行為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經濟犯罪。公司的成立就是為了盈利,因此避免不了與金錢打交道,因此經濟犯罪的發生也就是必然的產結果。經濟犯罪的特點總結起來是五種,但是其犯罪的成因卻有很多,公司應當在成因上著重調查,避免資金受損。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廣東省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件末履行可以認定合同無效嗎
2021-01-30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動遷款一直下不來怎么辦
2021-02-10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違反安全生產法第91條規定罰多少錢
2021-02-16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