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律師能否作為公司法人代表
律師法規定,律師不可以從事第二職業。否則就要辭掉律師職業,這是剛性規定。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依據:《民法通則》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后,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典型的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民通意見61.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決定處理;對構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根據相關規定我們可以得知,律師是不能從事兩份職業,因此其不能擔任公司法人代表,除非其辭職。法律規定律師不能從事兩份職業是應為律師對于法律知識的認知深厚,擔心其利用法律的空隙進行違法行為,造成他人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條件是什么?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了還能追究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