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律師能否作為公司法人代表
律師法規定,律師不可以從事第二職業。否則就要辭掉律師職業,這是剛性規定。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
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依據:《民法通則》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后,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典型的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民通意見61.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決定處理;對構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根據相關規定我們可以得知,律師是不能從事兩份職業,因此其不能擔任公司法人代表,除非其辭職。法律規定律師不能從事兩份職業是應為律師對于法律知識的認知深厚,擔心其利用法律的空隙進行違法行為,造成他人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條件是什么?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了還能追究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拆遷法公告后出生的孩子的賠償嗎
2021-01-08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