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顯明訴訟主體是什么?
直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隱名與顯名股東之間是許簽訂代持股協議的。實際股東成為顯名股東的條件,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實際上等同于股權的對外轉讓。《公司法》解釋三, 第二十六條名義股東將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處理。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隱名股東的身份認定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并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行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當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也是會有股東進行投資的,但是一些投資人雖然實際認購了公司的股權但是在公司的章程、出資證明中卻顯示為他人,這類股東就叫做隱名股東,那么當隱名股東的權益受到了損失的情況下,隱名股東也是可以要求顯名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