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賠償怎么向企業隱名股東追償?
工傷賠償向企業隱名股東追償直接要求股東來進行賠償,如果股東不愿意賠償話,那么就可以根據股東的實際出資的情況,列舉相關的證據,向法院來進行訴訟,所謂隱名股東,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應當依據其出資形成確定兩者的法律關系,但最常見的是委托關系。對于隱名股東的資格確認,理論上有兩種學說。一為"實質說",即以實際出資的隱名者為法律股東;另一為"形式說",即以顯名股東為法律股東并否認隱名股東的股東資格。
二、工傷賠償程序
工傷事故發生后,首要的是確認勞動關系。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有勞動關系的存在,除非所在的勞動單位承認,那就無從談起。具體來講,如果出現這樣的爭議是要通過勞動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來確認。
進行工傷認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30日內,用人單位應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沒有予以認定,可以向工傷認定委員會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準備好材料,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如果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進行勞動仲裁程序。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書拿到后,用人單位不主動賠償,那就要進入勞動仲裁程序。注意提起仲裁申請的時限,即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要提起。若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人民法院。
進行工傷賠償的民事訴訟程序。需要說明一點,由于工傷認定是一個行政行為,當事人對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而對行政復議不服的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所以案件進入勞動仲裁程序和民事訴訟程序會充滿風險,時間也很長,當事人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工傷賠償是非常的重要的,而對于所有的用人單位來說的話,一旦構成工傷都必須要進行工傷賠償,這是法律當中所規定的一項義務,當然了,可能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工傷賠償他比較數額大,這也是需要全體股東承擔的。
工傷賠償項目和標準
可以要求民事賠償工傷賠償雙份賠償嗎
工傷賠償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