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關乎著每一個使用者的利益,所以需要有完善的公建物業管理規定。公建物業管理規定包括物業方,使用方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責任與義務方面,以及相互的關系。規范物業工作流程。下面由小編來為你詳細講解一下公建物業管理規定有哪些。
一、公建物業管理規定有哪些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是滿足業主正常的生產、生活需求所必需的。因此,無論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都不得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但是,因原規劃設計不合理或實際需要,存在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的客觀情況。為保證城市規劃的有序進行和防止對公共利益造成侵害,對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情況,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程序進行,通過向規劃部門提出申請,經規劃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物業維修、更新費用根據不同的維修 、更新內容或責任按下列規定承擔:
(1)住宅自用部位和自用設備的維修、更新費用,由業主承擔;
(2)住宅共用部位和共同設備的維修、更新費用,由整幢住宅的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比例共同承擔;依照《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設立物業維修基金的,在物業維修基金中列支;
(3)公共設施的維修、更新費用,由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體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的比例共同承擔;依照《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設立物業維修基金的,在物業維修基金中列支;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和公共設施屬人為損壞的,其維修、更新費用由責任人承擔。物業出現嚴重損壞,影響業主和使用人安全時,區、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督促限期維修。物業維修基金不足時,業主應當按照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和所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比例,交納物業維修基金。已售公有住宅的公共設施維修、更新費用,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維修時,相鄰業主、使用人應當予以配合。因相鄰業主、使用人阻撓維修造成其他業主、使用人財產損失的,責任人應當負責賠償。因物業維修、裝修造成相鄰業主、使用人自用部位、自用設備損壞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責任人應當負責修復或者賠償。
公共建筑是關乎每一個使用者的權益,任何人或單位都不能擅自改變。如有特殊需要,按合法法律程序申請并由相關部門批準通過后才能進行。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發生物業糾紛,業主應該怎么辦?
消防栓沒水物業擔責任
樓頂冰塊墜落致人損傷物業公司應否擔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共同居住人
2021-02-06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國家對未成年工勞動保護有哪些
2020-12-03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