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01年4月通過了《信托法》。《信托法》頒布后,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的爭論。作者以信托財產制度為題加以探討,以就教于大家。
一、信托財產歸屬的模式
信托財產的歸屬即其財產權為誰所有的問題,各國信托法及其法理的答案頗見分歧。
1.英美法模式
英美法國家將信托財產上的權利一分為二,普通法上的所有權屬于受托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權屬于受益人。也即受托人是信托財產的名義所有人,而受益人則是信托財產的實際所有人或信托財產的利益所有人。
2.大陸法模式
大陸法系承受的是羅馬法上“一元所有權”觀念。在立法上,大陸法系國家的信托法一般都規定委托人向受托人移轉財產。如:
日本《信托法》第1條規定:“本法所稱信托,系指將財產權轉移或者為其他處分,使他人依一定之目的而管理或處分其財產。”
韓國《信托法》第1條規定:“本法中的信托,是指以信托指定者與信托接受者間特別信任的關系為基礎,信托人將特定財產轉移給受托人……”
以上規定雖未明確信托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但都使用了“財產權轉移”,而“財產權轉移”,在日本通常被解釋為“使受托人取得了信托財產的完全所有權,成為所有人;而受益人則擁有向受托人要求支付債權的權利。”而學者的主流觀點也認為,大陸法系立法上雖然沒有明確受托人享有所有權,而實際上受托人應享有名義上的所有權。
3.我國信托法模式
我國《信托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從法條上看,我國《信托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個最大差異就是,即沒有明確規定財產的所有權或者財產權屬于受托人,而只規定信托財產的經營管理的權利交給了受托人。
作者認為,我國《信托法》實際上確認了信托財產所有權由委托人享有。理由如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西城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進行買賣
2021-03-09拆遷法院起訴程序是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