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獨立的單位或個人為應付意外事件的貨幣資金,在它們之間通融使用的一種貨幣資金運動的形式。毫無疑問,這種貨幣資金的運行方式是:社會上眾多的被保險人將數量上相對較少的保險費交到保險人手里,在保險人那里,形成一筆數額巨大的貨幣資金。哪位被保險人發生了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意外事件并導致經濟損失,保險人就用這部分貨幣支付給發生損失的被保險人,今年可能付給你,明年可能付給他。所以,從本質上說,保險費就是被保險人用于應付意外事件的那部分貨幣資金。
正是因為保險費是被保險人用于應付意外事件的那部分貨幣資金,保險費的支出就成了被保險人一項必要的管理支出,列入他的生產經營成本或生活開支的欄目中。確定這一認識,對發展我國的保險事業十分必要。我國是一個經歷了長期封建社會的國家,在對待意外事件突然襲擊的問題上,對如何利用保險這一現代金融工具還認識不深。由于受建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傳統觀念影響,往往有一種交了保險費后得不到賠款就是花了“冤枉錢”、吃虧上當的感覺,沒有從保險費是自己生產經營和生活中必須的開支這一思維去認識,所以,人們的保險意識不太高。只有當人們從市場經濟活動中認識到保險費的支出是生產經營活動和生活安排的必要支出后,才能很好地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才會主動地、自愿地向保險機構辦理符合自身需要的保險。
只有社會向保險機構提出各種保險要求后,保險機構才能更好地開發適合社會需要的各種保險產品。這樣我們的保險業才會更加健康、積極地成長起來,才會盡快消除把交納保險費視為“亂收費”、“亂攤派”的認識。當然,保險從業人員更應堅持做好符合實際的宣傳,主動提供安全可靠和低廉的保險服務。整個社會成員保險意識的提高才能為我國保險業的更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勁。也只有確定這一認識,才會為中國財務法規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允許社會上各個生產經營單位的保費開支列入成本中,允許個人保險費支出列入到必須的生活開支中,從而為保險費的支出來源找到了合法的地位。在一些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實行收入累進稅率和必要開支遞減相結合的納稅制度,允許人們將自己的個人養老保險費支出列入自己的生活開支中,從而降低納稅檔次,其理論依據也在這里。而這種個人納稅制度的實行,又為人壽保險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期間可以要賠償嗎
2021-01-04工傷后繼續在單位工作的怎么補償
2020-12-09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