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有哪幾種
1、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
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受讓人取得讓與人轉讓的交易財產的所有權。讓與人和受讓人應履行所有權轉移的權利和義務,受讓人應支付價款,讓與人應協(xié)助將交易財產的所有權移轉于受讓人。讓與人不得再依自己無處分權或依所有權人追索或索賠,而請求受讓人返還財產。
讓與人與受讓人基于法律行為而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受讓人因善意而取得讓與人移轉其占有的動產所有權,而受讓人應向讓與人支付動產之價金,如受讓人不按法律行為支付價金
2、原所有權人與受讓人之間
在善意取得情況下,原權利人與受讓人之間將發(fā)生一種物權變動,即因為受讓人出于善意將即時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原權利人的所有權將因此發(fā)生消滅。
善意取得是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方式。原權利人不得向善意的受讓人主張返還原物,也就是說,如果原權利人向受讓人提出返還原物,則受讓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而進行有效的抗辯。
3、原所有權人與讓與人之間
由于原權利人因善意取得使其標的物的所有權發(fā)生消滅,而又不能請求受讓人返還財產,法律上對原權利人提供了一種債權上的救濟,即權利人可以基于債權上的請求權要求讓與人承擔合同責任、侵權責任或不當得利的返還責任。具體來說:
第一,合同責任。如果原權利人與讓與人之間事先存在著租賃、保管等合同關系,而讓與人擅自處分原權利人的財產,則原權利人可以以違約為由,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侵權責任。讓與人對原權利人的標的物不享有處分權,而仍然將該標的物轉讓給他人,在此情況下,將構成對原權利人財產所有權的侵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如果讓與人與第三人之間發(fā)生的是一種有償的合同關系,讓與人做出的是一種有償的處分行為,并因此而獲得一定的利益,則原權利人有權請求讓與人返還不當得利。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客體
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我國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主觀方面
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tài)”,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強調的是,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因此善意的準據時點原則上應為法律行為發(fā)生時即受讓財產時為準,至于時候知情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4、客觀方面
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guī)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fā)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善意取得既可以適用于動產,也可以適用于不動產,但法律規(guī)定禁止流通的動產或者不動產,如貴重金屬、毒品、麻醉品、國家專有財產、盜竊物、贓物等不適用善意取得。
成立善意取得,一般第三人都是善意的,若有串通行為的話,則認定為惡意,自然也就不能成立善意取得。另外,在善意取得中作為轉讓人是無權處分該物的,而出于對原權利人的救濟,視情況的不同可以要求讓與人承擔合同責任、侵權責任或不當得利的返還責任。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強制措施能撤銷嗎
2021-01-14領取結婚證但爽約不出席婚禮巨額彩禮如何歸屬
2021-01-21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搭網約車上下班發(fā)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個人獨資企業(yè)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xù)
2020-12-24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勞務外包能否規(guī)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