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被強拆如何提起行政賠償
拆遷案件中涉及到國家賠償時,程序如何提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也可以在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后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關于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而且,此請求實效適用關于時效中止的規定,即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被拆遷人在遇到行政機關強拆時既可以在針對行政機關強拆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行政賠償的請求,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也可以首先確認行政機關的行政強拆行為違法,待法院判決確認其違法性后,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要求,由賠償義務機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對賠償數額有異議,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實踐中,未經司法程序房屋被強拆和偷拆的情形屢見不鮮,這也是諸多令人震驚的一起起拆遷的血案發生的根源。對于在沒有完成法律規定的程序時候對被拆遷人粗暴違法的強拆,是嚴重侵害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嚴重違法行為,被拆遷人在房屋未被強拆前,應有相應的保護自己財產權的法律意識,啟動相關法律程序自行救濟或聘請專業律師介入,通過前期的政府信息公開、查處申請以及啟動復議或訴訟程序依法維權,一旦房屋被強拆和偷拆,完全有權運用《國家賠償法》賦予的權力,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二、強拆的賠償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