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濟是指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行為的侵害后,有權的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各項救濟的法律制度。在法治社會,國家機關都需要在權責統一的原則下來處理社會公共事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共利益需要得到維護。維護公共利益的途徑非常多,而這當中,最具法律權威性的就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依法向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由復議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對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審查。通過這種描述我們可以得知,行政復議主要是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行雙重審查,并且行政復議是一種行政內部監督的形式,是行政體系自我糾錯的一種方式,行政相對人通過申請侵權行政主體的上級單位來進行審查,所有救濟程序都發生在行政體系內部。同時由于行政復議帶有明顯的程序性和法律權威性,所以行政復議也帶有一定的司法性,但本質上并非司法行為。如果在考試當中出現行政復議的相關考題,考生必須對行政復議的本質要理解清楚,這是一種行政內部監督的形式,被侵權人需要去申請侵權行政主體的上級單位來進行行政復議,不需要去牽涉到立法、司法、監察機關,這也就是很多考生俗稱的“找爹”來主持公道。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照法律法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的司法活動。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行政訴訟是一種典型的司法活動,并且是由人民法院來進行的專門活動。行政訴訟就是過去很多百姓俗稱的“民告官”,將侵權的國家機關直接起訴至人民法院。所以行政訴訟是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線,這種司法判決具有極強的法律權威性和終局性,各方都必須尊重和遵守。那么,考生在做到行政訴訟的考題時,一定要明確將其與行政復議區分開。行政訴訟并非是尋求行政機關來維護公共利益,而是尋求人民法院來維護公共利益。同時,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具有一定的終局性,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原則為兩審終審制,即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后即告終結,不可以再尋求復議或其他形式來否定人民法院的司法判決效力。但是行政復議的結果雖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當事人不服,可以再另行提起行政訴訟。
最后,雖然說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行政救濟的方式,但是二者具有很大的區別,也并非是必然聯系。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行政復議之后當事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但是行政訴訟判決作出后,當事人即使不服,仍不能提前行政復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續保
2021-01-21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