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過程中,與案件相關的人,雖然不會直接成為案件的原告、被告,但在對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又會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因此往往是作為第三人存在的。在行政訴訟中也是有第三人,那哪些人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第三人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定義
《行政訴訟法》第2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由此可見,行政訴訟第三人是指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二、哪些人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第三人?
第三人總體上可以分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
所謂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訴權但在法定期限內沒有提起訴訟 ,而是參加到他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行政處罰案件中未提起訴訟的共同被處罰人。
2、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等)行為進行處罰案件中的被處罰人或者被侵權人。
3、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進行裁決案件的當事人。
4、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五條的規定,聯營企業、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中的一方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另一個可以作為第三人。
5、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人不服行政機關處分其土地的行為提起訴后,該土地的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6、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非國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不服其企業被行政機關注銷、撤銷、合并、強令兼并、出售、分占或改變企業隸屬關系的,該企業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其訴訟地位相當于被告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應當追加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行政機關。
2、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行政行為的非行政機關。
3、復議機關或作出行政行為的原行政機關。
證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作用是協作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第三人。主要有:
1、與原告的被查處行為有批準關系的行政機關。
2、被行政機關賦予某種權利或資格的公民或組織。
3、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產品不合格或容量不足,對其進行查處的,該產品的生產者應作為第三人。
4、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散裝產品份量不足對其進行處罰,則該經營者使用的度量衡等標準器具的生產者可作為第三人。
可以說不同類型的訴訟案件中對第三人的規定都是不太一樣的,其中行政訴訟第三人主要就是上述幾類,各位可以適當了解一下,具體就分為了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好自己而來的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我國怎么處理非法移民
2021-01-17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拆遷安置房如何分房子
2021-02-21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