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確認合作雙方的關系的法律憑證,因此被廣泛的運用于經濟和日常生活當中。行政合同與普通的民事合同有所不同,但有強烈的行政色彩,在合同履行過程當中,行政機關其實是具有一定的相對優勢,例如可以基于社會利益單方面要求解除合同。那么,行政合同用行政訴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行政合同是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目的,與相對人平等協商達成一致的協議。與民事合同不同,雖然訂立行政合同時雙方處于平等地位,但是在合同履行中,行政機關具有一定的優益性,以解除權為例,行政機關能夠基于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需求單方解除合同,并給與相應的國家賠償,而普通的民事主體則只能在法定事由的情況下解除合同,因此我們說行政合同實質上是具有行政色彩的民事合同,雖然用的是“合同”二字,但具有自身的獨特性,這就決定了在行政訴訟過程中具有鮮明的特點。
1、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
對行政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糾紛提起訴訟應該提起的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訴訟?行政合同雖然叫合同但是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行政相對人應該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在審理訂立行政合同這一具體行政行為時附帶審查行政合同,這體現了國家對行政權的尊重。因此如果當事人提起了民事訴訟,法院應該告知其變更訴訟請求,提起民事訴訟。值得注意的的是行政合同能否提起行政復議,法律明確規定可以提起行政復議的協議僅限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補償協議和其他行政協議,其他合同是否能提起行政復議,只能以具體情況而定。
2、行政合同案件管轄
搞清楚行政合同糾紛應該提出的是行政訴訟之后,就可以確定應該到哪里提出行政訴訟,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是到作出行政行為即訂立行政合同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提起訴訟,對不動產糾紛則應到不動產所在地提起訴訟;除非是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的政府、海關到中院提起訴訟,其他一律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舉證責任
我國法律行政合同的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實踐中通常采用二分法,行政訴訟主要審查的是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因此對于訂立合同等具體行為的合法性存在爭議的,行政機關承擔舉證責任,對違約責任其他事由則采用“誰主張誰舉證”的方法,但舉證責任仍有待法律不斷完善。所以不同于普通的行政行為訴訟,當事人承擔的舉證責任比一般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要重。
4、依照國家賠償的程序獲得賠償
如果法院認定行政機關應該承擔行政責任,那么行政相對人則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與民事合同不同的是,行政相對人應該依照國家賠償的程序申請賠償,因此當拿不到賠償款時,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才可以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以上的內容來看,也就是說,如果是行政合同用行政訴訟,主要是依據行政合同特有的性質,需要注意以上四個方面,那就是需要相對人提起訴訟,確認管轄權,確認舉證責任以及按照國家的標準程序來獲得賠償,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具體的合同內容來詢問專業人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行政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
2021-03-24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