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處理處罰依據是什么?
行政不作為處理處罰依據是《行政訴訟法》,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對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處理,確立了判決履行的方式,即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故對于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處理方式應有六類,即裁定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判決履行、確認違法、責令采取補救措施、責令賠償。
依據《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考慮被告所應履行的法定職責在判決履行后是否能夠實現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的救濟。如果能夠達到救濟目的,應當判決行政機關予以履行。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于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于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范機制的構筑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于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
三、行政不作為的定義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tài)。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由于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拒絕履行”其法定職責,或者是“不予答復”的行為,是沒有內容的一種行為,行政主體不可能告知行政相對人訴權,行政相對人更不可能知道其內容,因此上述關于作為的起訴期限規(guī)定不能完全適用于不作為案件。如何確定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起訴期限,應當考慮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類型,不同的不作為類型起訴期限亦應有所區(qū)分。
相比起讓行政單位履行相關的職責義務,民眾其實更希望看到國家盡快出臺關于行政不作為方面的法律制度,僅依靠黨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相關文件根本就不能解決行政單位庸懶散的這種狀態(tài)。我們可以看到對行政不作為幾乎沒有任何強制性的處罰,這根本無法有效杜絕行政不作為。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前置規(guī)定是什么?
行政復議終局的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商業(yè)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yè)務
2020-12-17商業(yè)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企業(yè)違規(guī)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增強保險監(jiān)管手段
2020-12-16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養(yǎng)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