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訪不答復是否屬于行政不作為?
若是黨政司法機關信訪不回復,可以向同級紀委進行投訴(投訴信訪不回復);也可以向上級主管機關投訴(信訪不回復)或向上級主管機關直接提出信訪訴求(所謂的越級上訪)。
而對于國家行政機關的信訪不回復對策,除了上述辦法之外,信訪人還可以向上級(若是省部級則向本級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或者同級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不作為)。無論哪一級行政機關,滿期不作答復的,復議它,對于行政機關信訪不回復的行政復議,需要先走一個信息公開程序,然后針對信息公開展開行政復議。只至走完信訪全過程。在此過程中,信訪,復議,訴訟交叉進行。
二、行政不作為案件的特征
1、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被告應為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且必須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如果法律上規定某一主體必須作出某種行為,而該主體沒有作出此種行為,則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不作為行政案件的被告即為應當承擔上述法律后果的行政主體。
2、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被告在法定期限或后理的時限屆滿后仍未履行其法定職責,侵害了起訴人的人身權,財產權。該特征體現在起訴人訴行政機關“不予答復”的案件中。
3、行政不作為案件中被告的行為方式或態度應該表現出該為而不為的消極性,主要體現在實體上不給予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的實現或保護,即對相對人的申請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或拖延履行。這一特征往往是起訴人提起訴訟所直接針對的現象,也是人民法院對不作為行政案件進行司法審查的重點之一。
4、行政不作為案件是因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主動申請行為開始的,這是此類案件的先決條件,也是此類案件的顯著特征。沒有申請人的申請,就不可能引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是行政案件訴訟中重要類型,所有的行政訴訟案件都可以劃分為行政作為違法案件和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審判實踐中,大多將行政主體“拒絕頒發許可證或拖延頒發、拒絕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職責,不發給撫恤金”的案件歸為行政不作為案件,在判決時,也大多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的規定來進行判決。
所有的公職人員在進行工作時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去執行,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為國家以及政府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如果公職人員以及相關部門有行政不作為的情況下公民是可以向上級主管機關投訴或者是申請行政復議。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用法律來保護平等權
2021-02-02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