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60日?
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不是60天,是6個月,這是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當中的46條規定,公民或者是法人如果向人民法院提起相關的刑事訴訟的話,應當從6個月之內來進行提起,最長不能夠超過法定期限的20年。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規定是:期限一般是兩個月。《行政訴訟法》中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相關法律依據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三、什么是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在當代社會,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權力比較淡薄,如果發生一些和政府相違背的事項的時候,不能夠切實維護自己的利益,但確實是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國家是存在著行政訴訟的,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員也好,都需要面對法律。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轉移離婚財產
2020-12-20在我國怎么處理非法移民
2021-01-17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
2020-12-20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