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行政不作為是否賠償?
在國家賠償法修正案草案審議過程中,有意見提出將行政機關不作為納入國家賠償法的賠償范圍,但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并沒有出現“行政機關不作為”的字眼。對此,武X表示,這并不是說國家行政機關不作為的行政行為已經構成違法的,不屬于賠償范圍。
國家賠償法第三條是關于行政賠償的范圍,其中第五款是“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武X說:“行政機關不作為構成違法的情形,可以適用這一條款?!?/p>
二、政不作為的損害賠償標準
因果關系要件在不作為行政賠償責任諸要件中,最容易產生分歧,因此,明確行政不作為與受害人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確定標準,在司法審查實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條件關系標準的運用
條件關系指的是行政不作為行為與原告合法權益損害之間的最基本的關聯性,即行政不作為是導致原告損害的實質性因素。條件關系的功能在于排除與造成損害結果無關的事項。那么,如何判斷條件關系是否存在呢?
第一,如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損害事件就不會發生,則條件關系成立。損害事件“不會發生”并不意味著“必然不會發生”,而是說損害事件“可能避免”。比如,消防隊采取救火行動并不意味著受害人的房屋肯定不會被燒毀,只是有這種可能性而已;
第二,如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肯定不能阻擋損害結果的發生,則條件關系不成立。比如,精神病人追殺甲某,他人向公安局報案,公安局未采取行動,如果在報案時,甲某已經遇害身亡,則行政不作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即不存在條件關系。
(2)可預見性標準的運用
可預見性指的是行政不作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夠為一般人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根據經驗推斷出來。可預見性的判斷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一般人能否預見到行政不作為可能導致損害后果的發生,如果能夠預見,則可預見性成立;
第二,如果一般人不能預見,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能夠預見或應當能夠預見,則可預見性亦成立。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政不作為就是屬于國家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職責內沒有做好而使公民受到損害,這種情形是否可以申請國家的賠償,就要看此傷害是否符合國家的標準,其目的性也是為了不讓受害者受到傷害,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按流程來。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域名是否需要著作權登記
2020-11-12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