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責令停產的決定由哪個部門作出?
由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作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在司法實踐中,行政機關可以根據自己對行政違法事件的處理情況來進行認定,特別是涉及到強制執行的具體程序,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性審查,只有符合相關規定的,才可以執行處理,如果行政決議本身就不合法,那么是需要重新認定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