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號侵權訴訟時效規(guī)定是多久
侵犯名稱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企業(yè)名稱(商號)權是經核準登記的國內企業(yè)對其企業(yè)名稱在核準登記的區(qū)域內享有的專用權利和外國企業(yè)依據國際條約在我國境內享有的權利。
二、企業(yè)名稱權起糾紛了可以起訴嗎
1、行政登記程序排斥民事訴訟
該觀點主要興起于上個世紀90年代,目前在一些落后地區(qū)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仍然持這種觀點。即依法登記的企業(yè)名稱,是經行政程序獲得的民事權利,是具體行政行為的體現,爭議解決只能經行政復議程序或相應的行政訴訟。
2、行政程序前置糾紛解決
該觀點主要興起于2000年左右的一段時間內。即,權利人首先應當提起行政復議程序,行政程序終結或行政機關一段時間內未處理的,權利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1998】65號)明確提出了這種觀點。
3、民事訴訟不受行政程序影響,企業(yè)名稱權沖突案件具有天然的可訴性。目前,司法實踐中主要持這種觀點。
三、前司法及政策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注冊商標、企業(yè)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原告以他人企業(yè)名稱與其在先的企業(yè)名稱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其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為由提起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2、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在第二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知識產權審判制度》中指出,有工商登記等的合法形式,但實體上構成商標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的,依法認定構成商標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既不需要以行政處理為前置條件,也不應當因行政處理而中止訴訟。
企業(yè)名稱是通過工商局辦理登記注冊的,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有人侵犯可以如果不想麻煩的情況下,可以先找對方進行協(xié)商讓對方停止侵權,然后恢復商號權,但是如果協(xié)議不成的情況下,只能通過人民法院進行起訴處理。
商號權的侵犯條件是什么?
商號權的界定是怎樣的
商號權的保護期限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傷情鑒定收費嗎
2020-11-20三級戊等醫(yī)療事故應賠償多少錢
2021-03-10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特征
2021-02-16小區(qū)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yè)管理費
2021-03-20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電子商務法如何監(jiān)管電商平臺
2021-03-15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