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的規定
民事訴訟證據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自定事實的根據。
審判人員在運用這一證據時應注意防止將虛假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對于當事人的陳述應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進行審查核實,以確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二、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三、一般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1、當事人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其實訴訟活動中除了證據的種類,舉證期限,舉證責任,還有對證據的認定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畢竟證據對法院的審判結果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舉證,在一般的民事訴訟活動中不能舉證,則意味著敗訴的可能性很大。
民事訴訟法調取證據的情形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怎么處罰
民事訴訟被告偽造證據會有什么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