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行政庭法官回避規定是什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審判人員(指各級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下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二、申請法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1)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2)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3)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報銷費用的;
(4)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5)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好處的。
另外,最高法院對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也有限制性規定,包括:
(1)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法院不予準許;離任二年后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準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2)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擔任其所在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法院不予準許。
在當代社會,不管是刑事訴訟活動還是民事的案件,審理過程當中都是存在著回避制度的。回避制度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是主動回避。回避的人員,包括書記員,辯護人和法官。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