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處罰一千萬的依據是什么
公司偷稅漏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稅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逃稅罪的立案標準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國家在維持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同時,作為公民也應該依法納稅,配合政府的工作,所以對于偷稅漏稅的行為,在根本上形成違法行為,根據實際的違法情況來對偷漏稅行為進行處罰,一般來說五年之內沒有營業額的是免征稅的。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