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屬于偷稅漏稅?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偷稅罪是偷稅情節嚴重的行為。據刑法規定,扣繳義務人采取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10%以上且超過一萬元的,依照偷稅罪處罰。偷稅罪的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含自然人和單位。漏稅是指納稅人并非故意未繳或則少繳稅款的行為。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期限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稅款滯納金。
二、偷稅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偷稅的行為證據。主要包括:
1、納稅人偽造、變造的帳簿、記帳憑證原件或復印件;
2、納稅人真實的帳簿、記帳憑證、原始憑據的原件或復印件;
3、稅務機關納稅申報通知書原件或復印件及其送達回證;
4、納稅人虛假的納稅申報表原件或復印件;
5、納稅人拒不納稅申報的承認書(證人證言);
6、納稅人稅收繳款書(完稅證);
7、對有關當事人員的詢問筆錄;
8、當事人違法事實陳述書;
9、檢查人員的《現場筆錄》等。
三、逃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綜上所述,納稅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承擔的法定義務,對于偷稅漏稅的企業,稅務機關會做出行政處罰,并責令及時補繳稅款。偷稅的行為類型有多種,往往是通過做假賬的方式進行。根據最新刑法,偷稅金額達到五萬元即構成犯罪,公安機關可以逮捕企業負責人。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犯罪一定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1-11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