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嗎?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才能構成本罪。本條規定逃匯罪的主體為國有單位,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將《刑法》第一百九十條作了相應修改,其中對主體范圍作了擴充。單位犯本款罪,實行兩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分別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與走私罪的界限
1、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其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而走私罪的客體則是對外貿易管制,后者這種管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與控制,防止偷逃關稅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該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緊密聯系在一起。
2、所侵犯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罪的對象卻比本罪廣泛得多,它包括外匯在內的一切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與物品或者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及物品。
3、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匯的行為。逃匯的外在形式是將境外取得的外匯應當調回境內而不調回,或把境內的外匯私自轉移到國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觀行為卻是行為人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物品進出國 (邊)境的行為。
對于逃匯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和處理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對進行界定,犯罪嫌疑人可以從認罪態度以及是否造成嚴重的情節上,由辯護人進行輕罪辯護處理。
刑法逃匯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逃匯罪立案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非法經營罪與逃匯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